![攝影是和這個世界的橋樑,專訪「用鏡頭和世界交朋友」旅遊攝影師張逸帆 Ft. Nikon Z6 III](https://cdn1.techbang.com/system/excerpt_images/121209/post_inpage/80362fe1e7554d617c0d69795b4fbd16.jpg?1738738367)
12 月底才剛從南極回台,1 月又出發前往沙烏地阿拉伯,旅遊攝影師張逸帆(小帆)帶著 Nikon 相機走訪了七大洲、超過 170 個國家,這次 T 客邦很榮幸的趁著小帆在台灣的幾週有了專訪機會,和讀者分享小帆如何「用鏡頭和世界交朋友」。
相機:
- Nikon Z6 III
- Nikon Z8
鏡頭 :
- NIKKOR Z 14-30mm f/4 S
- NIKKOR Z 24-120mm f/4 S
- NIKKOR Z 28-400mm f/4-8 VR
- NIKKOR Z 100-400mm f/4.5-5.6 VR S
大膽出走傳統家庭,用雙腳踏遍七大洲
足跡踏遍 172 個國家,小帆笑著說這是小時候從沒想過的事,出身自傳統家庭的張逸帆小時候幾乎沒有多少旅行的經驗,「小時候家裡覺得旅行很浪費錢,比方說一趟歐洲旅行團團費十萬,可能相當於一般上班族兩個月的薪水,旅行一趟回來可能只有回憶,對家人來說,會覺得把錢花在物質上比較實際」,就算現在自己已經去過這麼多國家,但弟弟甚至從來沒出過國,跟小帆是兩個極端。
之所以會開始探索世界的旅程,一切起源於在中國工作的那兩年,24 歲退伍前往北京工作後,小帆開始好奇以前在教科書上讀過的中國歷史和地理實際上到底長什麼樣子,像是姑蘇城外寒山寺、此地空餘黃鶴樓,所以一到假日小帆就搭上火車,前前後後走過了中國 19 個省份,熟悉了旅行的模式之後,後來甚至利用轉機機會順便到香港、韓國、日本等地走走,開啟了旅行的契機。
一開始旅行時,小帆用的是隨身的小卡片機拍攝,當時沒有社群平台,所以拍了照片他就用 Email 分享給朋友,結果被朋友笑說都去這麼多地方玩了,拍的那麼差,於是小帆決定要升級裝備來補足還在鍛鍊中的攝影技術,於是入手了人生中的第一台單眼相機 Nikon D70。
當年沒什麼教人家攝影的線上課程,於是小帆就靠著自己從生活中實踐,多去嘗試不同的拍攝方法、構圖角度,或是買書參考攝影前輩是如何拍攝的,小帆笑說,當年大概是拍了一百張只有兩三張符合自己「好照片」的定義,不過拍著拍著也拍出了心得來,越來越懂得拍攝參數如何設定,上手之後就幫自己換了 Nikon D200。
隨著 Nikon 在 2018 年末發表了全新的 Z 系列無反相機之後,在 2019 年小帆就換了最新的 Nikon Z6 踏上前往南極的旅程,一直到現在 Nikon Z6 III 和 Nikon Z8 就是陪著他征戰世界的好旅伴。
時常獨旅,最愛拍攝當地人文
不只在中國工作的兩年間遊歷了中國的大江南北,離職後又到紐西蘭打工旅遊,累積了豐富的旅行經驗後,張逸帆發現他最喜歡旅行中和當地人互動的感覺,特別像是到東南亞國家或是印度等國家旅行,當地人非常喜歡被拍照,有時候走在路上想要拍風景,旁邊的人還會特地入鏡,也有遇過家長把小孩帶回家換新衣服之後再出來給小帆拍,早年拍完照時小帆會去當地的沖印店洗照片給他們,這幾年有時旅遊時會帶著隨身印表機,直接把照片印給當地人,整個互動的過程非常有趣。
小帆分享,拍人這件事情技巧相對不是那麼重要,只要隨身帶顆大光圈定焦鏡通常都能拍出一定水準的照片,但是如果要拍出「有感覺」的照片,要如何和對方互動反而比較重要,所以小帆常常會先和路人閒聊,等到對方放下戒心之後再問能否拍照,這樣通常能拍出比較自然的照片。
升級的 Nikon Z 系統,更願意嘗試不同的拍攝題材
身為長年的 Nikon 用戶,張逸帆對於 Nikon 系統的持續升級非常有感,最大的變化莫過於會啟發自己「想要嘗試拍攝更多不同的題材」。
就先以對焦系統分享來舉例,張逸帆分享,旅行拍攝對於對焦速度的要求相對運動或是其他題材來說比較沒那麼高,但換上了 Nikon Z8 之後發現對焦系統超強,所以更願意去拍動態題材,比方說先前去吐瓦魯旅遊時,就拍了當地人跳水、踢足球,不論遠近都能精準的鎖定目標,拍攝體驗非常有趣,所以會想要多拍更多照片。
除此之外,在低光源環境下對焦的升級也非常有感,Nikon Z8 在 -6.5EV 下仍然能夠精準對焦,開啟星空模式甚至可以在 -9EV 下對焦,對小帆來說,過去需要用技巧彌補機身不足的地方,現在只要隨手拍攝就可以了,以前覺得對不到焦的環境現在對 Nikon Z8 來說都是小菜一碟。
另外,Nikon 對於相機和鏡頭本身的耐候性設計也經得起小帆上山下海、從赤道到極圈的考驗,小帆分享,他最有感的是有一年在俄羅斯某個村莊旅行,當時的環境大概零下 35 度,他冷到覺得要撐不住了,不過 Nikon 相機還是好好的,電池幾乎沒什麼掉電也沒有當機,非常耐操又可靠。
小帆表示,Nikon 相機的可靠和穩定性對於像他這樣一年只在台灣兩三個月,又會全球到處跑的人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沒什麼時間能夠等待相機或鏡頭維修,加上出國旅遊追求輕量化的裝備,所以時常只帶一台機身加上少少幾顆鏡頭出門,因此希望相機系統最好都不要出問題,這點 Nikon 做到了,他走遍 172 個國家以來,身邊的拍攝器材依舊頭好壯壯。
最愛用變焦鏡拍攝,一鏡涵蓋多種用途
提及最適合在旅行時使用的鏡頭,小帆分享當然就是 Z 28-400mm f/4-8 VR 囉!對小帆來說,挑選旅行用的攝影裝備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輕量化」,畢竟每趟飛行行李重量都有限制,像最近這趟南極旅程,小帆就是帶著 Nikon Z6 III 搭配 NIKKKOR Z 28-400mm f/4-8 VR 來拍攝。
使用 Z 28-400mm f/4-8 VR 最大的優勢就是「拍攝時的守備範圍很廣」,近的也能拍、遠的也能拍,特別像是到了南極時,大家都想要拍企鵝,企鵝和遊客的距離通常至少五公尺以上,使用 Z 28-400mm f/4-8 VR 拍攝時不用換鏡頭只要輕輕變焦到望遠端就可以拍攝,如果剛好有不怕人的企鵝靠近,轉回廣角端也能捕捉照片,比起在換鏡頭的過程錯失精彩瞬間,能拍下好照片最重要了。
如果是去比較常去的國家,像是日本旅遊的話,小帆會使用 Nikon Z6 III 搭配 Z 24-120mm f/4 S,雖然說光圈比較小,但權衡了體積和便攜性之後 Z 24-120mm f/4 S 還是款稱職的旅遊境,搭配上 Z6 III 強大的對焦性能,可以滿足旅遊拍攝各式題材。
小帆笑說,如果還是想要在旅途中使用不同鏡頭拍攝的話,那最簡單就是讓旅伴都一起使用 Nikon 系統啦!像這次去南極他和旅伴就各自帶了幾顆 Nikon Z 鏡頭,想要換顆鏡頭拍攝時就直接交換,行李重量減輕不少又能拍到自己想要的照片。
攝影就是跟這個世界的橋樑
訪談的尾聲,我們問及張逸帆對於旅遊攝影的想法,小帆表示,攝影就是一個媒介,也可以說是跟這個世界的橋樑,就算在國外語言不通,但透過相機這個媒介工具,拍攝了對方,對方看了影像就能拉近距離,比起說是自己是旅遊攝影師,小帆認為自己其實更像是喜歡拍攝的旅者,透過攝影可以和不同人交朋友,像是早年在歐洲沙發衝浪時,就會和屋主交換「專長」,屋主招待小帆住他家,小帆幫他拍照,或是在土耳其旅遊時幫餐廳的老闆和店員拍照,被招待餐點免費,這些都是意外的收穫,因為「攝影」這件事,小帆在旅程中有了更多機會交到新朋友。
對於想要嘗試在旅遊中累積更多攝影作品的朋友,小帆表示,別無二法就是多拍,不論是拿手機、拿相機都可以多多拍攝,找自己喜歡的主題累積一定的作品之後,就會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風格、不喜歡怎樣的風格,對光影的敏感度增加之後自然就會得到更好的作品。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