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與本田歷史性合併告吹,鴻海電動車進軍日產計畫再啟動?

日產與本田歷史性合併告吹,鴻海電動車進軍日產計畫再啟動?

 

根據路透社報導,兩位知情人士透露,在與本田汽車的歷史性合併談判破局後,日本汽車大廠日產汽車(Nissan)正對尋求新的合作夥伴持開放態度。其中,備受矚目的潛在合作對象,便是近年來積極佈局電動車產業的科技巨擘——鴻海科技集團。

強強聯手夢碎:日產拒絕淪為本田子公司

日產汽車原先冀望能與規模更為龐大的競爭對手本田汽車(Honda)締結歷史性合併,藉此打造全球第三大汽車製造商,在全球汽車產業的變革浪潮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然而,這項看似雙贏的合併計畫,最終仍因日產不願成為本田子公司的歧見而宣告破裂。

消息人士指出,日產汽車執行長內田誠(Makoto Uchida)已於週四與本田汽車執行長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會面,正式告知本田方面,日產決定終止合併談判。這項決定,無疑讓近年來營運狀況 struggling 的日產汽車,再次站到了十字路口,亟需尋找新的發展方向。

日產對鴻海等新夥伴展現開放態度

日產與本田的合併談判破裂,象徵著日本傳統汽車產業的強強聯手策略遭遇挫敗。在全球汽車產業加速轉型的關鍵時刻,日產汽車不得不重新審視自身的定位與發展方向。

面對電動車、軟體定義汽車以及中國車企快速崛起等變化,傳統汽車製造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日產汽車不得不重新思考其合作策略。知情人士表示,日產汽車目前對於與包括科技公司在內的新夥伴攜手合作,抱持著開放態度。而蘋果產品代工大廠鴻海集團,正是日產汽車潛在的合作對象之一。

事實上,早在去年 12 月,路透社便曾報導,鴻海集團為擴大其甫起步的電動車代工業務,曾主動接觸日產汽車,表達收購意願,但當時遭到日產方面婉拒。據瞭解,鴻海近年來在電動汽車領域大舉投資,因此不僅希望收購日產的工廠和裝置,還計畫收購日產的全部業務,涉及車型包括 Pathfinder、Sentra 轎車和 GTR 超跑。由於這一提案尚未公開,消息來源要求匿名。

值得注意的是,鴻海集團電動車業務的負責人,正是曾任職日產汽車高階主管的關潤(Jun Seki)。關潤曾被視為日產汽車執行長的有力競爭人選,但最終由現任執行長內田誠接任。這層人事淵源,也為日產與鴻海之間的潛在合作,增添了更多想像空間。

鴻海積極佈局電動車,日產成最佳合作跳板?

近年來,鴻海集團積極轉型,將電動車產業視為集團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鴻海不僅成立 MIH 電動車開放平台,更積極在全球各地尋求合作夥伴,擴張其電動車製造版圖。對於亟欲在電動車領域佔有一席之地的鴻海而言,與擁有深厚汽車製造底蘊的日產汽車合作,無疑是一條快速成功的捷徑。

日產汽車雖然近年來營運狀況不佳,但在汽車產業仍具備深厚的技術積累與品牌價值。若能與鴻海集團攜手合作, 預料將能為日產汽車注入新的資金與活力,更有望結合鴻海在電子製造、軟體開發等方面的優勢,加速日產汽車在電動車、智能化汽車領域的轉型步伐。

 

截至目前為止,日產汽車與本田汽車的發言人皆拒絕針對合併談判破局一事置評,僅重申將於二月中旬前公布未來發展方向。鴻海集團方面,則尚未對此做出回應。

 

 

janus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曾為多家科技雜誌撰寫專題文章,主要負責作業系統、軟體、電商、資安、A以及大數據、IT領域的取材以及報導,以及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