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韓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的學者開發出一款可彎曲的 OLED 螢幕,它不僅能變形,還能當作喇叭使用。
這項由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崔碩洙(Suh Seok Choi)領導,博士生朴智勇(Jiyong Park)、申俊赫(Junhyuk Shin)、洪仁杓(Inpyo Hong)、韓相鉉(Sanghyun Han)和南勝民(Sengmin Nam)博士進行的研究,已發表於線上期刊《npj Flexible Electronics》。目前,各種裝置的螢幕開發和生產都朝著可彎曲、可摺疊、可扭轉和可拉伸的方向發展。然而,大多數概念仍基於機械結構,如轉軸、鉸鏈、滑塊和自動扣件。
雖然這些結構可以改變螢幕的形狀,但它們會讓邊框變厚、增加額外重量,並限制設計方案。對於智慧型手機和其他小型電子裝置來說,這些缺點尤其明顯。這類裝置通常需要額外的喇叭模組,使其更加複雜。
現有的可彎曲螢幕雖然可以彎曲以增強觀看體驗並減少圖像失真,但大多數在 2024 年 MWC 上展示的設計,仍然依賴限制靈活性的 U 型彎曲結構,且需要額外的元件來轉換和播放音訊。
為了克服這些限制,南韓研究人員採用了一種基於超薄壓電高分子致動器的技術,並將其整合到可彎曲的 OLED 面板中。這使得可彎曲螢幕能夠呈現各種複雜的形狀,包括凹曲線、凸曲線、S 形、反 S 形和波浪形。
開發人員強調,螢幕的變形完全透過電訊號實現,無需轉軸等機械元件。同時,螢幕保持超薄、柔軟且幾乎沒有重量。壓電致動器還能夠響應高頻電訊號產生振動,使 OLED 面板能夠像喇叭一樣工作,而無需整合傳統喇叭。
崔碩洙教授表示:「這是第一項將任意形狀變化和內建音訊輸出,結合到單一超薄 OLED 面板中的技術,且無需外部元件。我們保留了 OLED 螢幕的所有優點——輕薄、靈活——並將其功能擴展到一個全新的方向,即具有額外聲音輸出的複雜且動態的形狀變化。」
研究人員已在一款真正的 OLED 面板智慧型手機上成功測試了這項技術,該手機展示了任意改變形狀和產生清晰、高品質聲音的能力。據指出,這項創新技術在市售的顯示器中脫穎而出。例如,榮獲 2025 年 CES 獎項的 LG 5K2K 可彎曲螢幕仍然依賴電動驅動器,而三星在 2024 年 MWC 上展示的 AI 增強型 OLED 螢幕雖然令人印象深刻,但並未將音訊整合到螢幕表面本身。
- 新聞來源:itc.ua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