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看懂發明展的意義,台灣常得獎,大國卻沒興趣參展

觀點:看懂發明展的意義,台灣常得獎,大國卻沒興趣參展

【編按】近年來常聽到台灣在國際發明展上得獎的消息,日前也在日內瓦發明展中得到30金53銀的成績。但為何台灣在發明展上頻頻獲獎,在專利權上卻表現不佳,而這些發明物也很少轉化成實際商品?作者王明聖是專業經理人,之前寫的「從三星寫手門事件看網路論壇的正確行銷」引起廣大迴響。本篇是王明聖對台灣發明展現象的觀察與省思。

觀點:看懂發明展的意義,台灣常得獎,大國卻沒興趣參展

▲日內瓦發明展得獎證書

由於在查詢發明跟創業的關係,想知道創業家一開始的想法,會不會有很多從發明中得來,Google跳出一則新聞報導,日內瓦發明展我大贏家 ,得獎率96%連4年奪冠。

新聞中稱:「台灣代表團101件作品參賽,在41國、近千件作品的激烈競爭中,拿下30金、53銀、14銅及6項特別獎佳績,為最大贏家,在單一國家得獎率96%,連續4年拿下全球冠軍。」

發明/專利/創意/創業

首先要說明我絕對鼓勵發明,人類的進步都是從發明而來。想起我在小學的時候,那時小小腦袋有一個發明的實驗,就是用個保麗龍版上裝一圈鐵線,鐵線切成幾小段,用馬達帶動鐵線後通電接燈泡,就可以模擬出紅綠燈變換。雖然具體實驗沒成功,但這印象一直留到現在,也喜歡拿螺絲起子拆機器,再組回去。

發明很值得鼓勵,發明的結果可以申請專利,由專利的保護可以享受發明的果實。但最重要的是,這發明是要有意義的東西,申請了專利也是要有用處的東西,可以去查中華民國專利資料庫 ,其實許多申請的專利都沒有商業化的價值,也沒有你在新聞裡看到蘋果/HTC/三星等這些精采互告的用途。

創意不一定是發明也不一定有專利,例如說創作出海綿寶寶這卡通,就不是發明也不是專利,這是創意。創意可以商業化,也有可能只是搞笑的創意。

創業的來源可以是發明,可以是專利,可以是創意,也可能以上皆非。但很關鍵的是,唯有創業是必須面對殘酷的商業接受度,得了解市場、客戶,推出客戶願意接受的產品,用客戶可以負擔的價格,這非常的困難。

我絕對鼓勵發明,但是發明要有意義,不能只是為了發明而發明。或者是為了發明得獎,之後其它的目的而發明。

台灣並非專利強國

從新聞中台灣已經是發明大國了,但如果從全球的專利申請排行,我沒有印象台灣有這麼傑出的表現,雖然從申請專利到有實用性質的商業用途,還有一大段距離,但至少專利這是有實質提出且或保障。從聯合國旗下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所公布的2012年專利排行榜 ,前五名依序為美國,中國,日本,韓國,歐盟。台灣不在聯合國會員,所以有可能我們的成績沒被列上去。

再參考北美智權公司這篇從台灣的美國專利表現看台灣競爭力 分析報告,它的結論提到:

在申請總量與比例上,與所有美國境外申請人競爭,台灣是節節敗退,在三大技術類別的競賽,台灣也是敗退,最後,在專利核准率上,令人遺憾地,台灣也是表現不佳。

台灣的產業過去以代工為主,許多產業的專利握在國外大廠上,需要付出龐大的專利授權。產業雖然亟需轉型,但是整體專利握有的品質,仍然離世界專利大國有大段距離。

反倒是印象中新聞常常報導台灣在各種發明展,例如遠見雜誌2011年6月號,就報導台灣創新發明 橫掃6大發明展 。台灣在世界各地發明展,每次都抱回一大堆的獎牌,這些參展得獎牌的人,常見的是科技大學 ,也有高中生 ,還有國中生 也有補習班組團參加 ,反倒是沒什麼台大,交大,清大等這些傳統名校。

我突然好奇起,在台灣其實投入創業的年輕人不多,因為真的是很難。但去做發明的人卻這麼多,而且成績傑出又傲人,那為何這些獲獎連連的發明卻沒有轉換成創業呢,大家只是去做興趣做嗜好嗎? 我不禁好奇起這些發明展,它背後的策略跟意義在哪裡。

日內瓦發明展的形式

我首先從日內瓦發明展 去了解,全名為Exhibition of Inventions Geneva,2013年是第41屆。從網站上可以了解,這是個大型的商貿展覽會,就類似世貿經常辦的各種商貿展覽會。這種類型的商貿展,跟世博會這樣展覽不同,來擺攤位參展目的是要找買家。這樣的展覽我參加很多次,有以廠商身分租場地設展,也經常以參觀者身分去看展。

看明白這是一個發明產品的展覽,因此日內瓦發明展的目的就很容易明白了,去參展的發明家,希望展示發明成品,然後能夠有買家對發明有興趣,可以談授權或者是把這發明賣掉。

根據展方新聞稿 ,2013年第41屆日內瓦發明展,總共有725個展位(每展位可以有多項展出),分別來自45個不同國家,可以看得出這展覽的規模很大。

觀點:看懂發明展的意義,台灣常得獎,大國卻沒興趣參展

▲日內瓦發明展。圖片來源:http://www.inventions-geneva.ch

既然是商貿性質的展覽,通常會有參展手冊,提供給想要參展的廠商了解,也會有參觀手冊,給去參觀的人看。因此我去看了日內瓦發明展的參展手冊 ,也在另外一份申請表格 裡,看到了一個攤位有多大跟費用,這都是必要的資訊,以去參加世貿展,也會提供這種參展廠商手冊。

基本上日內瓦發明展沒有設限參展資格,任何人任何廠商只要報名繳費都可參加。這不像是世貿展參展廠商,通常會有參展資格要求,例如台北國際自行車展 ,需要是已向我國政府註冊登記,經營相關產品之製造商或貿易商。

這也可以理解,畢竟參加發明展的人來自五湖四海,公司或個人皆可,世界各國都歡迎參展,也很難要求要有什麼公司註冊或者是其它資格,能付得起報名費想來就來。

傳統認定發明了某種東西,會去申請專利保護。而參加發明展並沒有需要有專利,只要是有發明某件東西(至於如何認定是發明,這也沒有要求),籌夠報名費旅費,就能夠去參加了,門檻相當低。

參展團而不是代表團

明白了日內瓦發明展,它是個商貿展,來參展沒有設限,繳費報名即可。接下來就可以明白新聞報導所稱的字句:「台灣代表團101件作品參賽 」。其實並不是什麼台灣代表團,稱為台灣參展團才對。取名為台灣代表團,好像是已經在台灣各地選拔許久,參展人經過層層的選拔,最後脫穎而出,進而取得台灣代表的資格到日內瓦去參賽。

當然事實上沒這一回事,沒有日內瓦發明展台北市初賽,全國北區複賽,全國比賽優勝隊伍,最後取得日內瓦發明展台灣代表團資格,出國比賽為國爭光。

那當然也沒有什麼「作品參賽」這件事,這是去參展,報名之後就可以擺攤位設展,任何人都可以去參展,不是去參賽。

觀點:看懂發明展的意義,台灣常得獎,大國卻沒興趣參展

日內瓦發明展攤位。圖片來源:http://www.inventions-geneva.ch/pdf/2013/EN2013-Partform.pdf

標準展位大小是長寬各兩公尺,分為尚未商品化跟已經商品化兩種方式參展,費用不同。尚未商品化就是只有一個發明點子,而已經商品化就是已經做成產品銷售。

2013年第41屆日內瓦商品展費用:

  • 未商品化報名費:835歐元 (約NT 32,000)
  • 已商品化產品報名費:1590歐元 (約NT 62,000)
  • 標準2公尺平方攤位費:920 歐元(約NT 36,000)

(註:以上未含8%稅。參展攤位可另租用展示台,參展用具,翻譯,參展人員等費用另計)

可以看出從台灣去瑞士日內瓦參展,包含來回旅費住宿(約10萬),整個費用在台幣16到20萬左右。

但是能夠到瑞士日內瓦,去參加全世界最大的三個發明展之一,這也是非常了不起才對,會去發明展的國家,肯定是世界各國好手,會有來自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等等世界強權,同台較勁。

也不是這樣子,日內瓦發明展的參展國家,聽起來比較像是現在的瓊斯杯籃球賽參賽國家。根據參展大會新聞公告 ,參展國家以重要排名依序為中國,沙烏地阿拉伯,俄國,羅馬尼亞,泰國,伊朗,法國,波蘭,德國,瑞士,韓國,克羅埃西亞,馬來西亞,西班牙,摩爾多瓦,義大利等等。

我想台灣應該跟香港,都被歸類於中國名下,不過我們先不討論政治問題。真正來自中國大陸有50位發明人、23個項目 參加,也同樣有高中生參加 

以展場全部共有725個展位,共約1000個作品 參展,台灣加上大陸就有101+23=124件作品,還沒計算香港的參展,參展國依數量排列,中國被列為第一,事實上是台灣參展數量第一。(抱歉,這裡不討論政治議題)

觀點:看懂發明展的意義,台灣常得獎,大國卻沒興趣參展

▲日內瓦發明展獎項,圖片來源:http://www.inventions-geneva.ch/pdf/2013/EN2013-INFO.pdf

每個商貿展雖然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買家,但辦展單位為了炒熱氣氛,通常都會有某種獎項頒發,參展大會公布預計頒發某某獎項,然後會讓參展廠商遞件參選。之後參展現場辦個新聞發佈會公布得獎名單,也作為在媒體上重要曝光作法,這種參展得獎作法很常見。

從主辦單位公布的獎項種類來看,除了最大獎之外,提供獎項的洋洋灑灑總共有51種之多,例如公眾投票獎,日內瓦城市獎,泰國國立研發獎,羅馬尼亞發明獎……等等,每一種獎項還會有幾個得獎展品。725個展位,1000種展品,有51種獎項每種個若干名額,感覺得獎率很高。

以今年的日內瓦發明展,大會發正式發佈 的大獎是來自羅馬尼亞,另外還公布一份大會獲獎名單 。殘念的是這獲獎名單是法文,那就用Google翻譯吧,但翻了之後編排很亂也是看不明白,那就用關鍵字查詢。搜尋到Taipei這關鍵字,就查到有幾個科技大學的得獎,也有公司名稱得獎主,另外還有名字拼音我猜是以個人身分報名。

金牌/銀牌/銅牌獎

從大會公布的獲獎名單,關鍵字查詢Taipei可以看到獲獎,但怎麼樣也沒有達到新聞報導30金53銀14銅這麼多數量,這些又是怎麼來呢?

參展手冊 又說了:「GOLD,SILVER AND BRONZE MEDALS will be awarded to the inventions displaying the qualities required by the International Jury.」 (金,銀,銅牌得主,將會由大會評選依照展示品質頒發給參展者)。

不過參展手冊沒說總共要發多少金牌,多少銀牌,多少銅牌。遍查中外歷年相關新聞資料,也沒有任何一則提起,每屆到底發出多少的金/銀/銅獎牌。

從另一則新聞 報導,羅馬尼亞在2011年(39屆)日內瓦發明展,派出49參展作品,獲得24金牌,18銀牌,7銅牌跟20特別獎。這一年台灣參展 有84件作品得到42金、34銀5銅以及6面特別獎。從羅馬尼亞跟台灣看起,總獎數還比參展產品多,算一算每件產品都會同時得到不同獎。

在沒有辦法統計到底每年發出多少金銀銅牌獎,單從羅馬尼亞跟台灣,2011年這一屆總共已經發了66金牌,52銀牌,12銅牌跟26個特別獎,有156個獎發出。若再加上參展眾多的俄國,泰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這每年發出的獎項得獎率非常的高,幾乎是有來參加就有可能獲得某個名義的獎,而且還很有可能抱回不只一個獎。

而這金牌得主,又是在發明展經過什麼激烈的比賽脫穎而出呢? 從大會手冊上,其實也沒說有任何的比賽,從各種新聞報導,也沒看到有某某產品參加現場什麼競賽然後獲得金牌。基本上是評審到展品的攤位,聽展品發明主說明這是什麼樣的發明,評審記錄一翻之後,主辦單位說你得獎,你就得獎,然後就發給獎狀獎牌。甚至發明主還不用到日內瓦,只要報名參加,交出產品概念雛形附上文宣,也有可能得獎。

我們明白了在發明展得到金牌,跟在奧運拿金牌完全是兩個不同概念。奧運是有對手有比賽,金牌是第一名,銀牌第二名,銅牌第三名。發明展的做法像是,十個人去參加活動,五個人發給金牌,三個人發銀牌,兩個人發銅牌。主辦單位沒有說,誰是第一名,誰是第二名,誰是第三名。拿金牌的人也不是全場十人活動的第一名(沒有比賽何來第一),但是塑造的印象就好像是:拿金牌的人是勇奪第一名。主辦單位可沒說金牌就是第一名,你先入為主觀念以為拿金牌是第一名,這完全是你自己的想像。

發明展參展的目的為何?

從以上這些分析,日內瓦發明展的參展國家多是第三世界開發中國家,參展產品的獲獎率很高,大會請的評審聽完展品說明,也不用什麼激烈競賽,就能得到金/銀/銅牌,以及各種特別獎。然後這些參展的作品,多半不是什麼高深技術,以小東西小發明居多,所以國中生,高中生,科技大學參加都能得獎。而已這樣程度的發明展,真會有什麼買家對這種發明有興趣,然後可以談授權,甚至買斷發明,我真是抱著高度懷疑。

台灣去參展主力科技大學,還有高中生,國中生,他們不像是為了要參加這個商貿展覽,能夠授權產品尋找國外買家。但去參加的人,辛辛苦苦花報名費,還要坐飛機一趟很久到瑞士,來回所費不貲,目的是為什麼呢?

突然想起我是台北市立圖書館借書的常客,從這一兩年開始,圖書館開始有很年輕國中/高中的志工,以前都是館員把書放回書架,偶爾會有退休年紀的幫忙志工。一開始還搞不清楚怎麼有這些年輕小孩,後來搞明白了,原來是對升學會加分。

參加發明展得獎對升學有利

從國高中生搶著去當義工,我突然明白了為什麼學校的學生,踴躍報名發明展了。現在升學多元化,不像以前只要聯考把書讀好就行,現在超額比序比的種類非常多,還特別強調課外技能項目。如果能夠在發明展拿到金牌,特別是在瑞士日內瓦發明展這種全球前三大展覽,參展拿到金牌,寫在學生的履歷表上:

我曾參加世界前三大歷史悠久的瑞士日內瓦發明展,該屆參展發明品達一千多種,勇奪金牌,並附上得獎證書。

看完這幾句,評審教授心中浮現出這樣的景象:

這名學生的發明品,代表臺灣參加世界級的瑞士日內瓦發明展(不是那種鄉鎮區公所的展覽),現場總共有一千多種發明品競爭相當激烈,而這學生的發明品擊敗所有對手,勇奪第一名獲得金牌。這得獎證書還是貨真價實瑞士日內瓦發明展的證書,真是非常了不起的優秀學生。

這樣的背景提給推薦甄試的教授看,肯定會加分不少。如果候選人兩個人的學歷能力完全相同,一個人提出參加發明展世界金牌得主,另一個提出曾任學校社團社長,從歷練的技能來說,實質擔任真正有辦事的社團的社長,肯定比繳錢去發明展能力高,但是教授們一看是世界金牌,立刻把另一位比下去。

而以這樣的出發點,從上面的分析,學生們只要付錢報名參展,有非常高的機率會獲獎。所以儘管要付很多旅費到瑞士,儘管要花很多報名費,但等這些花的錢換得了一只世界發明大展得獎證書,對目標要升學的人,這一切都值得。

參加發明展得獎對科技大學名聲有利

科技大學是最熱中參加這些類型發明展,很少聽到台大,清大,交大去參展。那麼科技大學聽起來不像是要去參加商貿展,好能夠找到買家可以賣發明授權,他們打的算盤又是什麼?

台灣科技大學非常多,再加上少子化,很多學校都面臨招生壓力,而必須尋求不同特色提高學校名聲。而參加發明展就是一個效果快速的方法,讓學生做一些作品去參展,學校協助繳錢報名費及旅費,而參展多半都能夠獲獎,這不失為一個提昇學校名聲有效的方法。

對科技大學校方而言,在招生的時候可以列出:

本校學生參加世界前三大歷史悠久的瑞士日內瓦發明展,該屆參展發明品達一千多種,勇奪金牌,並附上得獎證書。

對家長而言,一看該校在競爭這麼激烈的世界發明展中,勇奪金牌,當然會刮目相看,也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這樣學校就讀。而科技大學提出許多在世界發明展中,勇奪世界金牌,可能也對該校在評鑑上有加分。

因此科技大學參加發明展,目的不在現場能夠找到發明買家,而是注重在這些獎牌可以帶給學校名聲跟評鑑的提升,所以也不難明白為何科技大學踴躍的參加各種發明展 

參加發明展對公司形象有利

學生參加發明展目標在升學加分,科技大學參加升學展,目標在學校名聲加分,那麼公司花錢參加發明展目的又為何?是要去找買家談授權嗎?

參加發明展的國家都是些開發中國家,來的發明多半是小玩意,很多還是高中生/大學生,這種發明能有多少商業價值非常存疑,會有多少買家去發明展談授權呢?但許多公司還是勇於參展,這目的到底為何?

從發明展只要報名參加,就能夠有很高的比率得獎這點來看,參加世界發明展對公司而言好處多多。重點是在於參展之後有很高機會得獎,而得獎之後可以發揮的宣傳效果,而不在於參展能夠有多少買家對這發明有興趣。我們可以看這大陸國內品牌 ,透過這發明展塑造成瑞士發明展金牌得主的商業作法。

如果說消費者不了解瑞士日內瓦發明展金牌得主,背後這些運作的過程,看到了公司廣告提到:

本公司加世界前三大歷史悠久的瑞士日內瓦發明展,該屆參展發明品達一千多種,勇奪金牌,並附上得獎證書。

這些廣告每一句都是真的,沒有半點虛假,真的是日內瓦發明展,真的是有一千多產品參展,雖然稱不上「勇奪」(沒比賽),但真的是有金牌證書。客戶看了廣告,心中冒起這產品非常優秀,居然在一千多種競爭對手中,在世界大發明展中得到第一名勇奪金牌(廣告可沒說第一名,是你自己的想像),一定是很優秀的產品。

……………..嗯,但其實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發明展真是門好生意

以上的分析已經充分的說明,發明展真是一門好生意。對一般商貿展覽辦展方來說,怕的是沒有人來承租場地,而發明展沒什麼這困擾,因為多的是第三世界國家,不管是個人或是公司,想要透過參加發明展然後拿張獎狀,回國去宣傳。參加過發明展而且有獎狀,就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東西,不同人懷著不同目的,但效果一樣好用。

對參展人來說,發明展去報名的門檻不高,雖然報名費跟參加的食宿旅費需要些費用,但是參展後拿張獎狀的比率很高,這世界知名發明展的獎狀後續用途很好用,是門只要有投資報酬率很高的生意,所以也很樂意花錢參展拿獎狀。

整個來說這世界發明展,辦展方跟參展方各懷著不同目的,參展者樂於繳錢,辦展方樂於順水推舟發獎狀,大家皆大歡喜,真是門好生意。至於辦展現場,有沒有買主出現,談出多少的授權,在這個遊戲規則之下,沒有意義。

先進國家已經看懂發明展門道

發明展的遊戲規則,辦展方利用品牌知名度大發獎狀,參展方拿著獎狀回去自己國家大作宣傳這套遊戲規則好像已經被先進國家看懂,這些發明展產品,若真要有實用商業價值,還不如正常去看各種商貿展,我剛去看過台北國際自行車展,裡面各式各樣新奇產品,而且都是有商業運用價值,這都比從報導出來這些發明展的產品有用多了。

這些狀況也具體反應在參展國家名單上,即使日內瓦發明展是辦在瑞士日內瓦這先進國家的城市,前幾名參展者全都是第三世界國家,這似乎也具體反應了,先進國家已經知道,在這些發明展拿獎狀沒什麼實際用處,因此真正申請專利的強國,都沒參加這種發明展。

從這個2005年的德國報導 ,提到馬來西亞在當時為日內瓦發明展的參展最大國,佔有四分之一的展位(台灣現在是最大參展國),不過馬來西亞現在已經不是參展的前十名了,很可能當時馬來西亞有什麼政策,讓參展得獎狀回國後有某些特別的用處,到底是什麼誘因我們不得而知,不過似乎這誘因已經消失了。就像台灣學生們得發明展獎狀對升學有幫助,但很可能過幾年就被看懂,拿這獎狀如果升學沒幫助誘因也就消失。

如果說在發明展拿金牌,能夠體現國家工業實力,展現企業研發精神,這是國家榮耀企業光榮。那麼會在這些發明展上,看到全球專利最多的IBM參展,另一攤位是日本大廠像是SONYPanasonic等日本大廠,台灣肯定要由工研院組出國家級研發團隊參加,但這些都並沒有。

你有聽過蘋果Apple去拿發明展金牌嗎?

世界發明展是個辦展方透過品牌知名度發獎狀,參展方報名繳錢中獎率高,之後這獎狀回國各有不同用處,但各種好處多多。辦展跟參展各取所需,已經脫離了這是個商貿展覽的實質方式。

看懂了這發明展的遊戲規則,以後看到這樣的文句請平常心看之:

(本人/本校/本公司)加世界前三大歷史悠久的瑞士日內瓦發明展,該屆參展發明品達一千多種,勇奪金牌,並附上得獎證書。

這句子所有說的都是真的,得獎證書也是真的,只不過這金牌跟這證書,只代表了他付報名費去參加了這個產品展覽,如此而已。而從瑞士日內瓦發明展這世界前三大的發明展現象分析,當你看到其它的發明展類似得獎拿金牌字句,也請同樣平常心看待,他們是繳錢報名參加這展覽活動而已。

我們支持發明家持續發明改善人類生活產品,但我們不支持為了其它目的而去發明,然後在發明展拿獎狀回來用它獲得利益。

關於作者

王明聖,科技圈專業經理人,曾在跨國企業服務10多年,在美國/台灣/大陸都工作過,獲有芝加哥大學MBA。目前自行創業,成立「白領牛仔」網站,提供給上班族在早期創業階段所需各種相關資訊,並提供早期創業的顧問輔導。

本文轉自原作「看懂發明展的獎牌意義」,T客邦已取得轉載授權。

精選轉貼
作者

T客邦精選專家文章,業界觀點深入解析

使用 Facebook 留言
吃香蕉
5人給推

5.  吃香蕉 (發表於 2013年4月19日 19:09)
我有參加過一次,我是被教授拖去的〒ˍ〒
參展結束我只覺得台灣人很自嗨
我覺得發明展是展現你有趣想法的展覽,不是一個很有競爭的展覽
我是覺得如果發明一個很有價值的東西,任誰也不會想去免費展覽給大家看,要看請來買我的東西。
cccooler
6.  cccooler (發表於 2013年4月19日 19:27)
※ 引述《まゆゆ》的留言:
> 這一篇很棒,除了台灣被歸類於中國名下那段.... ╯-__-)╯ ╩╩

台灣被歸類於中國名下又不是文章作者決定的事 沒辦法 唉
鄒麻吉
7.  鄒麻吉 (發表於 2013年4月19日 20:15)
發明簡單說:就是讓生活更便利,其實並不難人人都有發明的頭腦,例1:半身不遂常常要坐椅子出門不方便,那就加四個輪子(輪椅);例2:病人躺在床上等手術而護士不可能去抬病人去手術室加四個輪子(病床),例3;背癢的時候手摳不到癢處這時候就會想用竹板做手扒子,很多東西其實都跟生活息息相關,只要你肯留意你也是個發明家,可惜的事當發明家在台灣會越來越窮,這是很多過來人的經驗,因為找材料耗時又費力而且政府也不可能幫你的忙,時間一久很多人就會自動放棄這條不歸路,這也是發明家最悲哀的一件事。
鄒麻吉
1人給推

8.  鄒麻吉 (發表於 2013年4月19日 20:30)
用中國跟美國去比較的話我認為美國最有發明的潛力,現撇除一些耳熟能詳的發明不說,就文化跟思想來說,中國思想太過於保守內斂更被五千年政治內鬥文化所束縛,而美國人思想外放願意與其它文化人種交流,更何況美國歷史才100多年,再加上世界各國人才都想去美國學習技術,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聽說過中國有什麼技術值得別人學習的。
鄒麻吉
9.  鄒麻吉 (發表於 2013年4月19日 20:49)
想要讓發明在台灣成為商品機率相當低,因為你所發明的東西相當有潛力可能會造成某些公司的打擊,而且你並沒有認識金主或是有能力幫你牽線的政治名人,所以我才會說要讓發明在台灣成為商品的機率很低可以說是零。
j
10.  j (發表於 2013年4月21日 07:20)
事實上的確很多全球知名的發明出自台灣
紅外線自動水龍頭,你可能會以為他是外國發明的
或是行人小綠人(但沒專利)
這些連梵蒂岡也看的到
Lemon
1人給推

11.  Lemon (發表於 2013年4月22日 11:29)
好文
辛苦樓主深入剖析

金牌跟參展人員的發明競爭力不一定有正相關
84個作品就有42面金牌
這裡的金/銀/銅牌更像是台灣花燈展覽的優等/甲等/佳作獎
頒獎頒一大堆,只不過換個名詞而已

發明展總獎數還比參展產品還多
花燈展還有評選(比賽即有落選)
但發明展得獎率超高(沒比賽)
花10幾萬去日內瓦換張鑲金的證書,何樂而不為?
是不是自欺欺人有待公評...
Wataru
12.  Wataru (發表於 2013年10月29日 16:09)
※ 引述《鄒麻吉》的留言:
> 用中國跟美國去比較的話我認為美國最有發明的潛力,現撇除一些耳熟能詳的發明不說,就文化跟思想來說,中國思想太過於保守內斂更被五千年政治內鬥文化所束縛,而美國人思想外放願意與其它文化人種交流,更何況美國歷史才100多年,再加上世界各國人才都想去美國學習技術,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聽說過中國有什麼技術值得別人學習的。

呆丸自己用中國文化還批判中國,有沒有這麼虛偽?
真噁心~~~!等呆丸真正去除中華文化再來說「中國有什麼技術值得別人學習的」吧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