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網路服務深入著我們的生活,上午打開 Google 的 Gmail 收信,中午看看 Facebook 上朋友更新了什麼訊息,下午打開 iPhone 的 App Store 買新的軟體和歌曲。這些已經像呼吸般的服務如果有一天不再運作,也許你的網路世界將會變的不太一樣。
資安不能只靠網路公司
網路資安問題向來是不少公司的大罩門,僅管各大公司都會做不少防範措施,但一個接一個服務被駭被擊倒的新聞也沒停過。最近 Apple 就發生了大量 Apple ID 信箱被更改的信件,如果你已經非常依賴 Apple 的服務,那會發生什麼事呢?
首先你的 App Store 不能買東西,iPhone 上的 Apps 還會在,但你不能在新設備下載你已經付費過的軟體或是歌曲。你還會不能存取你在 iCloud 上的文件、行事曆或是照片串流,但這些還算是小事,檔案在電腦中都還可以找的到。但如果是權限被別人拿走的話,對方可能可以遠端直接鎖住你的手機,或是登入你的 Mac,只要你有開啟該功能。
也許你不是 Apple 使用者,但這個問題放在 Facebook、Google 服務都是很可怕的,也許你的 Gmail 或是通訊錄都依賴著 Google,或是 Android 手機平時都靠著 Google 來備份,行事曆、Google+、書籤等等都是綁定著 Google 帳號,一但帳號淪陷自然也不會是一埸小災難而已。
Facebook 的傷害看似比較小,也許只要建個新帳號加加好友就能回來,但上面貼文的回憶可能一去就不回來。更讓人擔心的是 Facebook 上可能有不少個人資料,被盜取的話,天知道會被賣到哪裡去。
還有更吸引人犯罪的網路資訊:信用卡號+個資,不少網服務都會存著大量的個資加上信用卡號,不管你願不願意,買東西的時候就是要填,不然就別想在網路上購物。只是這些資料被企業存下來了之後,安全嗎?看著大大小小的駭站事件,我想你也有答案。
台灣地區許多 iOS 使用者 Apple ID 被盜遭篡改 Email
Adobe 遭駭不只 300 萬個資外洩,共有 3800 萬筆活躍用戶資料被盜
台灣諾基亞 5行銷網站遭駭,17萬個資外洩,150萬筆資料有風險 - 你可能就在其中
Twitter 遭駭客攻擊,25萬使用者帳號、電郵、加密密碼外洩
不少網路服務確實帶給我們很方便的日常,但在沒事的時候也是要杞人憂天,不要太依靠網路服務,多分散風險,不同的網路服務最好也要使用不同的密碼來保護帳號安全。免得下一個資安事件發生時,你也跟著損失慘重。
能被擴大檢視才能督促廠商
不像某個被NSA跟GCHQ破解監聽
30天內攔截1.8億筆封包記錄
使用者還自我感覺良好的公司╮(╯_╰)╭
三項重點
第一
備份資料可分兩類
離線本機備份
雲端服務備份
第二
網路購物可分五類
實體貨到付款
實體超商付款
虛實轉帳付款
虛實信用付款
虛擬儲點付款
註:虛擬為線上行為
第三
美國監聽主要兩對象
各國政治名流
世界恐怖份子
以上!
如果不信任那還用那網路服務幹嘛
別亂點擊不知名連結才是保護自己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