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2013年之前小米的手機業務模式還是獨樹一幟的話,一年之後打著網路模式運營的中國手機廠商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傳統手機製造廠商、網路公司、App開發商、明星都試圖模仿小米「客制化 Android+高調行銷+線上銷售」模式,眾多模仿者並沒有對於小米的發展構成多大的威脅,這家估值超過 100 億美元的中國網路公司正在向著中國 Amazon 的目標前進。
小米手機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手機廠商的集體發展,在2012年中國手機市場上能夠在中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被消費者認可的中國廠商並不多,除了小米之外,就是魅族,如酷派、華為、中興等出貨量更大的廠商則產品定位多集中在中低端智慧型手機市場,與三大運營商合作緊密。小米手機定位高端市場,但價格確實平民路線,在同等價位消費者很難看到其他同樣配置的產品,MIUI和小米的在線商場更是在中國是廠商獨樹一幟,無人出其右。
2013年多家手機廠商開始模仿小米模式,OPPO和金立聯合成立OnePlus,在兩家公司原有品牌之外獨立運營新品牌,金立主要負責產品研發和製造,建設在線銷售平台,重視產品在社群的宣傳。華為推出新品牌Honor、聯想發力高端市場、中興進軍美國市場,這些廠商無一例外地開始重塑品牌形象,在行銷上的投入大幅成長,可謂是不惜一切成本也有高調起來。
小米手機往往在發表一兩個月後才正式發售,選擇的核心模式均是各晶片廠商最新款的產品,強大的銷售能力確保小米在元件廠商面前有很高的議價能力,雖然其他廠商也銷量上升,小米的議價能力被削弱,在小米產品發表和上市之家的空窗期,其他廠商也可以推出同等配置的手機,且定價非常具有競爭力。
高通的晶片更新狀況幾乎決定小米的產品發展路線,雖然在GPU上難逢敵手,不過高通的CPU性能更新已經進入瓶頸,在下世代晶片中很難有大幅度的性能提升,小米為此做的備選方案是與MTK、Nvidia,這可能會讓小米失去晶片廠商的優先待遇。
小米手機除了廣為人知的線上搶購外,很大一部分銷量來自運營商,主要是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綁約機,綁約機的合約多為兩年,而小米的主要銷售群體的手機更新頻率在10月左右,許多年輕人或學生族也不太喜歡購買綁約機。
2013年小米手機業務最明確的趨勢就是推出799元人民幣的紅米手機,產品價格覆蓋到1000元人民幣以下,而對於3000元以上的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小米完全沒有涉足,華為、聯想等大廠商推出3000元人民幣以上價格的智慧型手機,這些廠商的產品和品牌獲得認可後完全可以在更低價智慧型手機對小米競爭。
小米手機在手機市場的優勢已經不如一年前明顯,除了MIUI之外其他部分其他廠商已經非常接近,在2014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競爭還有更激烈。
本文轉載自 TechNews 科技新報
而是來自於自己中國大陸性質及其相似的其他廠商。
如果他沒有辦法先搞定自己國內的那些廠商,
第一個被分潤的就是中國大陸內需市場了...
飢餓行銷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