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級英雄電影中,超級英雄往往受到了生命中最大的打擊與損失,卻沒有因此消沉,反而是在逆境中奮發,因此成為超級英雄,雖然這是電影情節,但電影情節也不全然虛構,的確有許多真實世界的勇者,在遭受重大打擊後,反而藉此成就一番事業,甚至於還有餘力幫助他人。
例如《科技新報》曾報導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休‧賀(Hugh Herr)教授因為自己就是雙腿截肢者,最後創立生化義肢技術的領導者 BiOM,還幫助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斷腿舞者重回舞台,也報導過南非斷指木匠理察凡阿斯(Richard Van As)打造開源碼 3D 列印機械義手。
不過,在逆境中奮發的可不只是美國人與南非人,被譽為創新發明之國,因此受到巴菲特青睞的以色列,也不惶多讓。
2008 年,以色列人吉拉德‧沃夫(Gilad Wolf )本來只是一個很平凡的農人,很不幸的他在一場意外中摔破了骨盆,從此只能以輪椅代步,但是頑強的沃夫不肯就此放棄他的農耕人生,就算推著輪椅,也要下田幹農活,不過他很快就發現果然坐輪椅是不能幹農活的。
這倒不是因為不能站起來走路就不能耕田,在許多農業機器的幫助下,農活本身倒沒那麼難,問題出在輪椅太差勁──就如 BiOM 創辦人休‧賀所說的,不是人有殘障,是科技殘障──主流的輪椅,可沒想過要讓坐輪椅的人還能下田幹活,預設只在室內或都市中的平坦地面與道路上使用,輪圈上的那一圈橡皮的緩衝力聊勝於無,輪子也不像汽車一樣有懸吊系統,遇上「崎嶇」的田埂,讓人震到骨頭都要散了,簡直是快要了沃夫的命。
過去最早的汽車也讓人有同樣的感受,所以後來人類才發明了柏油路與汽車懸吊系統。沃夫沒辦法把田地鋪成柏油路,不過他倒是可以改良輪椅,於是他想到可以為輪椅加上懸吊系統:就內建在輪子裡頭,把輪圈的輪輻,換成懸吊桿,當輪子壓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或甚至是下樓梯時,輪框會內縮吸收震動,如此一來,就可以在崎嶇地面如履平地。
於是,沃夫從一個農人成了輪圈開發商,他將它的點子帶到台拉維夫的雷德生醫技術育成中心(Rad-BioMed Technology Accelerator),2011年,將概念轉化為真正的產品:軟輪(SoftWheel)。最初軟輪的懸吊桿是對稱式的,後來改為不對稱式,一開始先應用在輪椅上,過去一般輪椅因為沒有懸吊系統,手推輪子的動力,只有70%到80%用於輪椅的推進上,有最多達30%的力道都浪費在克服地面的顛簸上,有了軟輪,在不平地面前進更容易了。
而團隊馬上想到這種輪子不只能應用在輪椅上,也能用在腳踏車,用來提升腳踏車的越野能力,或在都市中輕易上下台階等等。除了輪椅和腳踏車,團隊最終還希望能應用在汽車、列車、起重機、甚至是飛機的輪胎上。
不過目前還是先只應用於輪椅和腳踏車,軟輪預定 2014 年第 4 季開始出貨,售價是一對 2,000 美元。
本文轉載自 TechNews 科技新報
以個人經驗看來應該是滿有效的
至於價格部份希望未來能降低
不然實在難以推廣
給老人應該不錯?
挺佩服那個農夫了
> 若是體重較重的人坐上去,導致輪軸偏離中心,似乎會造成轉動的阻礙?
想想好像真的會有這個問題耶
這樣的話就只能從液壓去調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