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時代:比起利用數位工具蒐集情報,更重要的是管理知識的原則

用 Evernote 打造個人資料庫

在打造個人資料庫的工具選擇上,這裡以 Esor 分享的 Evernote 為例,當然,可以用來打造個人資料庫的工具很多,常見的 OneNote、Pocket 都可以使用,甚至要拿 Gmail 做為資料庫也可以,只要能符合自己的習慣,並確實有將資訊加工,任何工具都可以成為資料庫。

資訊加工存入筆記

Esor 把所有資訊、工作計畫、筆記、生活大小事⋯等,全都丟進 Evernote 裡,對他來說,這就是他的第二大腦。在 Evernote 裡,他只把筆記以工作、生活、計畫區分出簡單的大分類,至於由 Feedly、Zite、Flipboard、Facebook 來的資訊,他也都會加入自己一些簡單的感想後,再選擇儲存進 Evernote。此外,對於許多人喜歡擷取網頁為資訊的方式,他是以擷取需要部分為主,同樣再加入自己的想法後,儲存至 Evernote,原因是網路上的資訊會更新,若擷取了整篇內容,過一陣子後,Evernote 的資訊也許就不正確了。

不整理資訊的思維

至於丟進 Evernote 資料庫的資訊該怎麼管理?他以不整理為原則,因為資訊來源眾多,訂閱的 RSS、突發的靈感、眼前的畫面,都可以是加工的資訊,花時間調整版面、分類儲存太費時,且現在的工具都很聰明,運用搜尋的方式就可以再次找到相關的資訊,所以採不整理的思維來管理。

幫資訊加工不麻煩

知識經濟時代:比起利用數位工具蒐集情報,更重要的是管理知識的原則

▲資訊儲存至 Evernote 之前,加入簡單的想法,短短幾個字都是讓資訊可以再次使用的關鍵,如看到 PC home 封面想到 Windows 10。

用搜尋代替整理

知識經濟時代:比起利用數位工具蒐集情報,更重要的是管理知識的原則

▲存在 Evernote 裡的資訊不用刻意花時間整理,因為日後透過搜尋,同樣可以找出來,如搜尋 Windows 10 就會出現許多筆記。

 

本文同步刊載於PC home雜誌
 
 知識經濟時代:比起利用數位工具蒐集情報,更重要的是管理知識的原則
歡迎加入PC home雜誌粉絲團

WL.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主要負責蘋果、手機、筆電、桌機、平板等產業領域,以及相關硬體的教學以及評測、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