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相機廠已邁入 2015 年 Q3,新一季的財報與銷售業績也已紛紛出爐,近幾年因應相機市場產生的劇變,各廠商也多有所調整旗下的產品線與研發策略。對於甫公佈銷售業績的五家相機品牌(Canon、Nikon、Sony、Olympus、Fujifilm)來說,新一季的盈利數字也頗令人玩味。
就趨勢上來說,具有反光鏡的傳統單眼(DSLR)銷量逐漸下滑,而無反光鏡相機(Mirrorless,或稱無反)則表現強勁,持續呈現增長趨勢,而一般的消費型數位相機(DC)則受到低階無反與照相手機的雙面夾殺,銷量萎縮至新低點。
這樣的趨勢對個大相機廠來說都是個挑戰,每家廠商所產生的應變措施亦不同。多說無益,銷售數字就是市場反應最好的解答,以下我們整理引用了 Canon、Nikon、Sony、Olympus 以及 Fujifilm 等五家廠商的銷售報告,看看他們各自交出了什麼樣的成績單。
Sony
由 CMOS 技術引領的無反優勢
根據 Sony 的銷售報告 指出,2015 Q1 首季盈利創下新高,市場分析也大多看好未來 Sony 的發展。與去年相較,可以看到不論是銷售數量或是盈利所得都有增加,而一般消費型數位相機銷售數量也如預期的減少,但整體的盈利還是很有可能在未來開出紅盤。
Sony 的盈利主要歸功於感光元件的領先技術,造就了全幅微單 A7 系列與無反光鏡相機 NEX 大軍,在無反相機部分 Sony 也確實居於領先地位。另一方面,感光元件衍生的盈利也不僅限於相機,市面上就有許多手機 CMOS 感光元件來自 Sony,也反映了 Sony 在感光元件銷售上的強勁表現。事實上,在全球感光元件的市場上,Sony 市佔率更是占了 40% 之強。
Nikon
保守亦或穩健?雖未虧損,但前途堪慮
在新的趨勢上面,Nikon 的策略整體趨於保守,Nikon 1 無反系列更新有限,主力仍著重在 DSLR。在新一季 Nikon 的銷售報告 上,不論 DSLR、無反相機或是小 DC 的銷量均下跌,但銷售額卻較去年同期增加 24 億日元,但其他的報導則指出,NIkon 整體收入相較去年仍較低,未來的財測也憂喜參半,但大致上仍能維持不虧損有盈利的狀態。
Canon
備受挑戰的巨人,能否再繼續稱霸?
根據路透社這則關於 Canon 的報導,Canon 盈利相較去年同期下跌了 16%,全年的盈利預測也下修了 100 億日元,但仍保有 2,450 億日元的盈利預測。之所以造成這樣的衝擊原因有許多,包含日元走貶、DSLR 銷量下跌、無反相機雖表現不俗,但仍未能成功卡位,以及原本佔優勢的消費型 DC 市場萎縮。
但別忘了 Canon 仍是世界第一大相機廠,儘管感光元件技術備受後輩挑戰,但依然有著非常雄厚的光學資源以及數位技術,在新的趨勢下未來這個巨人該怎麼動,想必會牽動到未來相機市場的每個環節。
Olympus
破除 M4/3 淘汰宣言的最佳實證
與傳統的光學廠 Canon、Nikon 相較,Olympus 在今年首季交出了 亮眼的成績單,無反相機的表現不錯,今年上市的 E-M5 Mark II 銷售成績也不凡。雖然 Olympus 與 Panasonic 主導的 M4/3 系統在近年備受 APS-C 無反挑戰,也有聲音指出 M4/3 將漸漸被淘汰,不過就目前的銷售成績來看,Olympus 走得依然穩健。
另一方面,Sony 也持有 Olympus 5% 的股票,先前在 Sony A7 II 搭載的五軸防震也被認為和 Olympus 有關(後來官方證實為 Sony 獨立研發的技術),不過兩家廠商的合作關係也頗令人玩味。從下面的圖表也可看出,Olympus 主要的盈利仍來自於醫療器材,包含顯微鏡、內視鏡等,相較起來相機的營業額真是有點九牛一毛。
Fujifilm
拍立得,底片魂的過去與未來
富士在數位相機這個領域始終是特異的一群,始終以自己的腳步走著,走出一條屬於 Fujifilm 的路。在 Fujifilm 的銷售成績 內指出,Fujifilm 的盈利狀況不錯,相較於去年也增加不少,銷量也有成長。雖然高階的 X 系列相機有增長跡象,不過在眾多產品之中,為富士帶來最多盈利的卻是 Instax 拍立得系列,也算是為富士原有的底片(菲林)技術找到一絲新的曙光吧。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