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進入行動時代以來,手機向來是年輕人的玩具,所有的行銷、設計因而都將精力放在了年輕人的身上。另一邊,老人機還是十年前的樣子。有沒有一種可能,即現在所謂的「長輩機」,其實根本沒有滿足長輩的需求?
為找到這個答案,我決定試著教教我外公學習使用一台我自己備用的 Android 手機,來教他玩微信。之所以沒有選擇iPhone,是因為 app 下載、更新時都需要郵箱、密碼,這對長輩的視力和記憶力都不夠友善。
(背景補充:我外公是個老牙科醫生,長年讀書看報,對網路一竅不通,手機只用來打電話、當手電筒照明。對於我要教他使用智慧手機的提議,他表示非常感興趣(主要為了看相片),但也擔心記不住。)
第一件事,便是將手機的字體調到最大,確保長輩戴上眼鏡後能輕鬆閱讀螢幕上顯示的文字、數字。學會滑動解鎖之後,他遇到了第一個問題:「為什麼點了不進去呢?」
我看了一下,這是因為他點擊圖示的時候,手指在螢幕上輕微移動了一下,因此螢幕把指令識別為拖曳,而不是點擊。常年使用按鍵手機,使得外公還不習慣觸控螢幕的感應力度,這個問題在後面也一直重複出現,但成功率也隨著訓練慢慢提升。
第一課:拍照
操作步驟:打開相機 – 取景 – 點擊拍照 – 查看照片
拍照的操作不是問題,僅重複了三次他就學會了。不過,由於點按拍照鍵時用力過度,成像總是有點模糊。在最後一個步驟時,長輩表示無法從縮圖上看清楚剛拍的照片是哪張。於是我告訴他,離左上角越近就是越新的,一般都是發第一張,不完美地解決了找照片的問題。
第二課:將圖片發送給微信好友
操作步驟:打開微信 – 打開對話方塊 – 點擊“+”號 – 選擇照片 – 發送
在正式開始前我為他先註冊好了微信,並添加了幾個常用的連絡人,由於這些操作頻率不高便沒有納入本次課程。不得不說,微信不是最適合「長輩智慧手機入門」的App,原因在於功能太多,對長輩的記憶力是很大的挑戰。
但長輩在知道微信是個什麼東西之後,顯得非常感興趣,因為他可以從我們分享的照片、影片中看到我們的生活點滴。我先發給他一張照片,教他點擊聊天進入對話介面,然後開始教他發送照片。
理解微信的多層次介面,顯然比相機拍照這件事,要難了好幾倍。
首先是側邊欄經常被誤觸彈出,面對一螢幕密密麻麻的選項,他會不知所措。其次是Android上頭跨App的操作讓他不能理解,如添加照片時跳出的照片視窗,到了這一步他總會忘了怎樣進行“選定 – 發送”的操作。另外,在打開一個視窗後,他還沒有習慣點選返回鍵回到上一級選單,我也沒有在這裡花過多時間解釋,只介紹了收發照片的操作步驟。
最後,他獨立為老伴拍攝了一張構圖、光線都不錯的全身照,並成功發送給了我,一個半小時的課程,終於宣告結束。
智慧手機何時能走進長輩的世界?
長輩需要智慧手機嗎?當然!但市面上的 Android 智慧手機基本都不適合長輩使用,主要有下面兩個問題:
- 資訊密度過大 – 在單個頁面上顯示的東西太多,無論是設置選項的數量、圖文顯示量,都需要大幅簡化;
- 軟體太複雜 – 一旦系統中有兩層以上的頁面,或者功能太多,都會帶來理解困難。
因此,如果要讓長輩愉快地使用智慧手機,不但需要在 UI 上進行改革,還需要一個專門針對長輩的開發者社群,兩者搭配才能讓老人玩微信成為輕鬆小事。此外,硬體方面也需要進行老人化的走向,他們不需要頂級到會發燒的 CPU 性能和 3G 以上的 RAM,需要的是實用型功能(向傳統長輩機學習):
- 手電筒 – 常用功能(尤其在鄉村地區);
- 收音機 – 散步必備;
- 續航力長久 – 最好做到三天一充;
- 報警鍵 – 緊急情況必備。
總結:結合傳統按鍵長輩機的硬體功能,和大幅簡化的系統和App介面,才是一台適合長輩使用的智慧手機。
應該就可以達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