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ULV的時代,Acer Timeline帶來了筆電應該有的輕薄感,但因為效能還是不能被滿足,第二代的時候換上了標準效能Core i處理器,同時具備了效能和輕薄,讓筆電添了不少夢幻感。這次隨著Sandy Bridge的更新,第三代TimelineX系列和第二代Core i處理器有了更強大的組合,再一次提升了效能的表現。
重點規格:
- 型號:Acer Aspire 4830TG
- 處理器:Intel Core i5-2410M 2.3GHz
-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 540M 2GB
- 螢幕:14吋 鏡面 1366 x 768
- 記憶體:2GB DDR3
- 硬碟:640GB
- 光碟機:DVD SuperMulti DL
- 作業系統:Windows 7 Home Premium 64位元
- 重量:2.13公斤
- 價格:新台幣39,900元
舊裝新設計
和上一代相比,外觀上變了顏色,採用藍色的設計。鍵盤也由原本很有特色的平浮式換成了孤島式,讓TimelineX失去了一個很有獨特性的地方。電池改成不可直接拆下的內置式,一體的設計讓底部更平順。雖然外觀看起來和上一代感覺差不多,但其實有不少細部的地方都不一樣。機身的前方多了一個電源檢視按鈕,直接按鈕就可以查看目前還剩多少電力,用起來很方便,不過這個功能有點容易被遺忘,實用性可能還好。規格面來看,多了USB 3.0、支援DLNA,讓檔案或是影音分享都更便利。
搭載Intel Core i5-2410M處理器,和上一代相比,效能提升不少,獨顯很少見的採用2GB的版本,是規格表中比較亮眼的部分。不過記億體只有2GB有點可惜。重量上只有2.13公斤,和上一代的2.2公斤的重量差不多。雖然4830TG改變不少地方,但大致上的設計還是和上一代差不多,還是比較偏向於小改版的感覺。
▲外殼改為藍色設計,看起來比以前更有科技感。
▲前方厚度一樣比十元硬幣直徑要薄,最左邊多了電源檢視鍵,可隨時查詢電量。
▲右側有音源孔、USB 2.0 x 2、光碟機,最厚的地方比十元硬幣直徑高一點點。
▲左側有USB 3.0、HDMI、VGA、RJ-45。
▲背部的電池改為內置式,整體設計比以前更簡潔。
▲全開的角度大約是160度左右,幾乎可以平躺了。
▲14吋鏡面螢幕,解析度為1366 x 768。
▲鍵盤改為了孤島式設計,14吋的機種旁邊還有留邊。
▲右上角有按鍵可以直接開啟P模式,可以快速切換效能或是省電模式。
▲電源鍵在左上角,同時可以看到內建杜比音效,已經搭載到第四代。
▲鍵盤的手感比起別的鍵盤要來的輕浮,缺少了一點紮實感。
▲Enter鍵很微妙的做了假的大L設計,最右邊有Pg Up等等的功能鍵,同時可以用Fn來控制多媒體。
▲觸控板依然靈敏,可惜沒有把面積加大,或是做成一體無按鍵式。
▲變壓器體積較大,不好攜帶,不過4830TG續航力足夠一天使用,不帶變壓器出門也沒問題。
<後面還有效能評測>
SB已經很省電了
外型好看
有想BUY的衝動<( ̄︶ ̄)>
百思不得其解啊~
像我使用LEVONO的G460,配置上幾乎是塞爆了。
光碟機x1、USB 2.0x2、SATA&USB2.0x1、RJ-45x1、HDMIx1、記憶卡讀卡槽x1、快捷卡插槽34mm x1、音源插槽x2、VGAx1,這麼多東西塞在14吋筆電的周圍,相對的機身也比較厚一些。
所以您的百思不得其解,我倒覺得,這麼輕薄的筆電,效能給足之後,還要週邊方便,真的蠻難的。
我用了2個禮拜,感覺還蠻順手的。
USB 2 放在左邊也沒什麼不好的,倒是應該放在上面一點,對使用有線滑鼠才不會有妨礙。
> Windows 顯示效能 會比較差是因為他用內顯去跑,應該是可以強迫開啟獨顯之後再測試。
我是開獨顯跑的,內顯分數會更低,應該是沒開效能模式的關係。
> 我買了5830TG,除了螢幕變大以外,其他配備一樣。
> 我用了2個禮拜,感覺還蠻順手的。
> USB 2 放在左邊也沒什麼不好的,倒是應該放在上面一點,對使用有線滑鼠才不會有妨礙。
15吋的解析度並沒有變大╮(╯_╰)╭
比上有餘(體積) 比下有光碟機
我還是比較喜歡14吋
> 15吋的解析度並沒有變大╮(╯_╰)╭
> 比上有餘(體積) 比下有光碟機
> 我還是比較喜歡14吋
嗯....我現在雖然是用14吋,不過未來想換成15吋左右大小,除了效能以外,最重要的是看圖的字也比較大一點(尤其是漫畫),不然看的好辛苦。(好吧!我承認我懶的用縮放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