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風景攝影的資深愛好者,知名的正妹攝影師韋琪在網路社群平台上發表的作品總是獲得熱烈迴響,不僅人長得美,風景也拍得一把罩。這次她專程帶著 Sony α7R III 造訪了日本東北地區以及台灣許多熱門的景點,想必有滿滿的心得要和大家分享,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關於|韋琪
哪裡有美麗的風景,哪裡就有韋琪的蹤影!作為旅遊攝影愛好者、尤以風景攝影見長的她,認為攝影除了是美學的展現,也代表著人內心的一面鏡子、一種溫度、一個故事。
目前經營
- 粉絲團 | 韋琪(Vicky Cheng)
- Instagram | @vicky_cheng1204
談談當初接觸攝影的契機?
我在學生時期就很喜歡繪畫,雖然後續沒有朝這方面發展,但一直都保持著高度的熱忱。之後因為經營網拍事業,不服輸的個性使然,凡事都想親力親為,所以就買了一台入門的 DSLR,透過自動模式自行拍攝商品照。
記得有一次朋友提到要去拍螢火蟲,因為好奇所以也跟著去看看,那個時候的我對光圈、快門、ISO…等等完全沒有概念,想當然爾也拍不出什麼好作品。但當看到螢火蟲在眼前漫天飛舞時的那種感動至今仍無法忘懷,於是心想,如果自己有能力將這個美景記錄下來,肯定會有更不一樣的感動!在此之後沒多久又跟著朋友上山看日出,當親眼目睹太陽從東方升起、天空由昏暗逐漸明亮的景致時,視覺和心靈上的震撼又更勝螢火蟲,也正因為這個契機,回到家後就開始認真自學攝影知識和技巧。
長年專攻風景攝影,從中獲得什麼樣的體悟?
拍攝風景到現在也有 6 年多的時間了,我想從中獲得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觀察」。以前出去拍照多半不會很仔細觀察所處的環境,而當接觸風景攝影之後,經常為了要捕捉各式各樣的構圖、或想拍出富個人特色的作品,於是到現場後就會努力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眼前的景色。尤其熱門景點拍照的人總是很多,我不是那種會一窩蜂去卡位的人,所以更需要藉由細膩的觀察去找到自己真正想要捕捉的角度與畫面。我一直認為風景攝影其實可以有很大的變化,同一個的景致不代表就會跟其他人拍得一模一樣,重點在於自己是用什麼心態和方式去看待。
這次帶著 α7RIII 去哪些地方拍照?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哪一張?
這次帶著 α7R III 造訪了日本北海道、東北地區以及台灣的合歡山、阿里山、嘉義、台東和蘭嶼等地。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作品,就是在山形縣銀山溫泉所拍攝的這張照片 (請參閱下圖),一來是我很喜歡這裡下雪時有如童話故事般的浪漫氛圍,二來冰冷的雪景以及從建築物窗光所散發出的溫色調,讓畫面看起來更繽紛、更有溫度。加上拍攝這張照片當天發生了一件讓人難以忘懷的事情,因為傍晚藍調時間有限,好巧不巧那時發現車鑰匙不見了,如果沒找到那後面的行程肯定會泡湯,為了尋找車鑰匙只好放棄那段時間的拍攝。最後鑰匙雖順利尋獲,但內心一直對沒拍到藍幕色溫下的銀山溫泉這樣的經典畫面耿耿於懷,剎那間我突然靈機一動,想起藍調時分不只日落後才有,於是隔天便起了個大早,趁著日出前的 magic hour 順利捕捉到朝思暮想的銀山溫泉景緻。
妳如何看待 α7RIII 的 4,240 萬像素的畫質表現?
從拍攝風景的需求來看,α7RIII 的畫質表現絕對是無庸置疑,高達 4,240 萬畫素的背照式 CMOS 除了帶來精細度極高的解像力,這次使用 α7RIII 期間有不少照片都是透過高 ISO 或長時間曝光拍攝而來,就算放大到 100% 檢視也經得起考驗。
另外,高反差下的 RAW 檔可後製的寬容度範圍相當得高,像這趟帶著 α7RIII 踩了這麼多景點,有不少照片都是在面對高反差時所拍攝的,有別於其他相機可同時兼顧亮部與暗部,即使不使用漸層鏡或黑卡控光,我發現 α7RIII 的 RAW 檔無論是亮部或暗部透過後製再拉回的空間非常大,這對喜愛風景題材的攝影愛好者來說是可以多加利用的特點。
α7RIII 的五軸 5.5 級 IBIS 對拍攝風景提供什麼樣的助益?
老實說,拍攝風景題材如果要追求最佳畫質大多數情況都會上腳架,因此使用防手震功能的機會並不多,除非是在不方便或無法使用腳架而且光線又較為不足的地點才會開啟 IBIS 功能。舉例來說這次拍攝的作品中有一張荷花的微距照片,就是手持 α7RIII 加上開啟 IBIS 所拍攝的;另一個情況在面對不方便使用腳架取景的角度(如站在高處向下垂直俯拍)但卻又需要以較慢的快門速度進行創作時,也是 IBIS 派上用場的時機。
妳對 α7RIII 的對焦評價如何?拍攝風景有機會使用 10fps 連拍功能?
我認為 α7RIII 的對焦表現可圈可點,在明亮的地方就不用說了,的確是快、狠、準,就算是在一般微光環境下的表現也讓人很放心,如這次作品裡日出前的高山杜鵑,以及在山間小徑和繡球花自拍等作品都是很好的例子,而且 Sony 眼控 AF 在面對人文或人像題材時,真的會讓拍攝過程更加輕鬆且流暢許多。
至於 α7RIII 在具備高畫素之餘同時又擁有 10fps 的連拍速度,我也是相當欣賞的,這表示畫質和性能可以同時被兼顧。不過 α7RIII 的 4,240 萬畫素在高速連拍時對 buffer 也是個不小的負擔,因此在拍攝行進中的飛機、火車這類題材時,需要先預知影像最精彩的時間範圍再決定釋放快門的時機,才不會錯失想要捕捉的畫面。
作品中有看到高山和雪景,針對 α7RIII 的耐候表現妳認為如何?
這次前往拍攝的北海道和東北地區由於下著暴風雪,因此氣溫最低會達到 -16°C,至於合歡山的海拔也來到三千多公尺高,我發現 α7RIII 在這些氣候惡劣的環境下依然可以正常運作,以一台高度電子化設計的相機器材來說,能有這樣的耐候表現確實是讓人蠻驚豔的。
總結一下這陣子使用 α7RIII 的心得吧!
先撇開機身性能和畫質不談,α7RIII 光是體積和重量就直接完勝我目前服役中的其他相機了,像我們這種重度的風景愛好者經常需要背著所有家當翻山越嶺,除了機身之外,各焦段鏡頭、各種濾鏡(支架)、備用電池、腳架零零總總加起來,導致每一次出門頸肩都有著不小的負擔,而且在有些不方便使用腳架的地方拍攝時,因為必須長時間手持拍攝,每每面對這種情況時,採無反光鏡設計的 α7RIII 優勢就特別被突顯出來。
另外,高畫素的好處除了畫質經得起放大檢視的考驗外,當遇到鏡頭焦段不夠遠的情況時,α7RIII 4,240 萬畫素的價值就展露無遺,很輕鬆地就能透過裁切進行二次構圖。再來是前面提過的 RAW 檔後製的寬容度高、加上螢幕所見即所得,可以在黑暗中快速構圖,搭配切換手動放大對焦,這點讓我很快就能捕捉到想要的畫面。最後,原廠 App 的便利性也很值得跟大家分享,不僅能透過手機直接調整光圈、快門、ISO 和曝光補償等參數,還可以執行自動對焦,搭配翻轉螢幕的設計讓我在面臨特殊角度取景或自拍時都能從容完成拍攝。
對於 α7RIII 與相當受歡迎的 α7III,妳有什麼選擇建議?對初學者而言,妳推薦以 α7III 做為入門的第一台全片幅相機嗎?
在受過 α 全片幅系列的驚艷後,不管是 α7RIII 或同樣身為三代機的 α7III 我都是相當推薦的。不過 α7RIII 的產品定位屬於較進階的高畫素機種,而相對較入門的 α7III 除了繼承 α9 和 α7R III 大部份的功能外,還擁有親民的畫素與售價,因此無論是拿來拍風景、人像、人文或家庭親子記錄…等題材都非常合適。我認為 Sony 在 α 系列 E-mount 的產品規劃上是相當明確的,例如 α9 就是專為運動攝影師、飛羽攝影愛好者、生態攝影師所設計的;α7RIII 的高畫素則可滿足風景、商業攝影師…等需要高解析度、有大圖輸出需求的族群;至於 α7III 就非常適合對攝影感興趣的一般玩家或首次入手全片幅機種的攝影愛好者使用,可以說幾乎絕大多數的題材它都能勝任,再加上 Sony 焦段日臻完備、為數龐大且焦段齊全的鏡頭群,我相信對以攝影作為長期興趣甚至是職業的攝影人來說,是個相當值得的投資。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