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體價格回穩,規格更進化
過去數年來,影響電腦組裝價格最劇烈零組件,莫過於是記憶體了。遙想2018年的前半段,當時一條 DDR4-2400 8G的記憶體,要價近2,000元新台幣,實在不是個合理的價格。幸虧,當時的超高價位已經是最後高點,從2018年的下半年起,記憶體價格就瘋狂下跌,逐漸回到合理的消費級電子產品水準,現在每GB記憶體大約接近100元,即一條 DDR4-2400 8G的 RAM,零售價約為800到900元左右,是個值得入手的好時機。
記憶體電壓大幅下降
從DDR3、DDR3L到DDR4,記憶體一直以來的發展方向,都是很明確的「提升時脈(傳輸率)、降低電壓、增加模組密度」三個需求。DDR3時代,記憶體的普遍電壓為1.5V,DDR3L 出現後則降到1.35V,DDR4最高則不會超過1.2V,甚至最低達到1.05V,是非常大的進步。更低的電壓代表更小的功率消耗,同時發熱也更少,記憶體本身就越穩定。與 DDR3還有 DDR3L互相兼容不同,DDR4由於規格設計差異,與前代的記憶體完全不相容。
時脈將會越來越高
隨著技術進步,現在主流的 DDR4規格,已經從前兩年的 DDR4-2133與 DDR4-2400,提升到 DDR4-2666、DDR4-2933與 DDR4-3200。其中,有些記憶體會標註「原生顆粒」,意即該產品的預設頻率,並非是透過超頻所達成。選擇原生顆粒記憶體的好處是,運作起來雖相對穩定,但可能也缺乏了超頻能力與調效空間,一切以「穩」為前提的用戶,就適合買原生顆粒的產品。
是否有需要購買超頻記憶體?
超頻記憶體顧名思義,就是除了記憶體本身能穩定運作的原生時脈外,還可以透過主機板設定的調整,來觸及更高的記憶體頻率,這對於電腦效能的提升,固然是有幫助,但卻不是沒有風險。現在的記憶體超頻比以往簡單,廠商會在超頻記憶體中,設定好不同的「配置」,再經由 Intel 主機板的 X.M.P.或 AMD 主機板的D.O.C.P.功能,載入這些配置後,讓記憶體在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突破原生時脈。由於記憶體超頻時,可能會提高電壓進而造成零組件發熱,所以超頻記憶體通常也會於散熱上,多設計一些配件來降低熱量。所以說,買不買超頻記憶體,其實是見仁見智,如果消費者想要試著逼出電腦的效能極限,就可以考慮購買。
電腦記憶體挑選
現在組裝新電腦,請至少挑選 DDR4-2400以上規格,若價格相同,當然時脈選越高越好,至於是否為原生顆粒或超頻記憶體,其實就較無所謂。進階一點的消費者,除考慮品牌忠誠度外,還可以深度思考用料、散熱或酷炫的RGB燈等附加因素。即便只是文書機,建議的記憶體選配容量,至少都得8G以上,預算多一些裝16G也非常推薦。只採用內建顯示晶片的電腦,無論 Intel 的 UHDGraphics 或 AMD 的APU,請一定要搭配雙通道記憶體。
固態硬碟不僅平價更是主流
挑選新硬碟一直以來都是件很有趣的學問,有些人追求容量、有些人追求速度、有些人追求輕薄,而有些人則是覺得「硬碟不要壞」就行了。講到硬碟產業的發展,這幾年來還真是變了不少,傳統硬碟正在逐漸退出市場,並由固態硬碟取而代之,其原因莫過於固態硬碟的技術持續進步,每GB的容量與售價,已逐漸能與傳統硬碟互相抗衡。除了硬碟本身的改變外,傳輸介面即接口的轉變,也是電腦零組件市場演變較多的地方。
傳統硬碟追求容量
傳統硬碟,也就是 HDD,無論容量或速度上,基本上都已經遇到了瓶頸。消費級傳統硬碟目前市售產品以1TB與2TB為主流,再往上可以看到3TB、4TB、6TB 容量的產品,基本上已經超過絕大部分使用者對於儲存空間的需求。
固態硬碟更為平價
SSD 這幾年來由於採用了3D NAND 技術,還有 TLC、QLC 顆粒的出現,使得其容量不斷攀升,但製造成本卻持續下降,所以大幅拉近了與 HDD 間的價格差距,再加上 SSD 天生就比 HD D快上好幾倍,自然成為消費者採購的首選。雖然同樣用1TB 來比較,QLC 顆粒 SSD 與傳統HDD,每 GB 大概還有1~1.25倍的價差,但已經不是令人難以下手的價格。
M.2界面全面興起
以往的 SATA 3接口最大頻寬為6Gb/s,換算成理論速度就是600MB/s,但這對於固態硬碟而言,並無法完全發揮其速度潛能。於是,同時具備 SATA 與 PCIe 雙界面支援的M.2,就因此而誕生了。其實以前早有廠商推出 PCIe 界面的 SSD,但得占用主機板上的 PCIe 插槽,且體積過大、拆裝不便,而 M.2則大幅度縮小了體積,同時解決速度與空間問題。M.2 SSD 演變至今,以能完全發揮速度的 PCIe x2、x4為主流,SATA 界面的M.2 SSD,可能會從市場上逐漸消失,回歸原本2.5吋硬碟的樣貌,但 SATA 界面並不會因此淡出,畢竟大容量的 HDD 還是會用到它,而且 M.2雖然較不佔空間,但主板上也沒那麼多位置可以開孔,拉條 SATA 線接到硬碟上還是很有必要。
電腦硬碟挑選
如果有大量的資料儲存需求,不妨配置一顆主流的2TB、4TB的 HDD,當作資料碟來使用,畢竟傳統硬碟的價格大致上已經到達低點,未來也不會明顯的降幅,頂多儲存空間上限還有機會提升。即便沒有大量資料要存放,選擇 SSD 後,也可搭配一顆1TB HDD 做為輔助,CP值會相當高。選購 SSD 方面,裝機系統碟已可從512GB容量起跳,可再分割一部分給予資料儲存;256GB雖然夠用,但不建議再分割。界面上 HDD 只有 SATA 3可選,SSD 可先插滿 M.2 PCIe後,再用2.5吋 SATA SSD 當做擴充。
機殼不只是挑好看而已
電腦其中一個重要的零組件──機殼,其重要性卻經常遭消費者忽略。如果是自己組裝的電腦,很多人在挑選機殼時,通常都只在意「好看與否」,雖然不能說這樣的標準是錯的,但其實機殼還有許多值得深度研究的地方。
前置USB 3.0是絕對標配
雖然現在市面上還是有不少機殼,其前置的 USB 連接埠並沒有 USB 3.0支援,僅能採用 USB 2.0的速度來傳輸,但現在許多裝置,尤其是 USB 隨身碟與行動硬碟,都已經紛紛換上 USB 3.0來提高效率與品質。或許在10年前,機殼前面板有沒有 USB 3.0並不重要,但就筆者角度,現在機殼如果沒有前置 USB 3.0,真的是有些太過時了。
主機板尺寸與機殼大小
現代人的生活空間寸土寸金,許多人都希望組裝一台「不要佔如此大體積」的電腦,而 PC 的體積就是靠機殼大小與主機板尺寸來決定的。標準的主機板尺寸稱為 ATX,其寬為30.5公分,深為24.4公分,絕大多數電腦機殼都能容納 ATX 尺寸主機板,那如果想要小一點呢?消費者此時就可以考慮購買 microATX,簡稱 mATX 的主機板,寬、深都只有24.4公分,保留了足夠的主板面積,功能也相對完整,而有了 mATX 主機板,就可以挑選 mATX 專用的機殼,藉此縮小整台 PC 的尺寸,而大部分 ATX 機殼,也都能裝上 mATX 主機板,不過這樣似乎就失去挑小板子的意義了。若真的需要再小一點的電腦,Mini-ITX 規格雖然不常見,但至少市面上還是有板子與機殼可以挑選。
硬碟的擴充性
還有一點要特別提醒消費者,那就是機殼內部的「硬碟架」位置與空間,如果使用者有很多顆硬碟需要安裝,規格又是2.5吋、3.5吋皆有,購買機殼時一定要先研究一下內部,究竟能夠安裝幾顆不同尺寸的硬碟。若是 SSD,問題可能不大,即便不鎖在硬碟架上,純粹擺著也沒多大影響,但 HDD 因為轉盤、磁頭的壽命問題,一定要記得鎖牢、平放,以避免搖晃造成硬碟出現損害。
電腦機殼挑選
一卡好看的機殼,雖然是購買新電腦的充要條件,但並非絕對條件,大部分情況下還是得在意其實用性、擴充性與尺寸大小。其實筆者相當推薦用 microATX 規格的板子來組裝新電腦,一是機殼可以因此挑「小一號」,避免占用生活空間,二是絕大多數主機板功能得到保留,不太會有缺接口、缺插槽的問題,對於大部分消費者而言已非常夠用。前面板擁有 USB 3.0非常有必要,不用特地為了省點錢,購買沒有前置 USB 3.0的機殼。若是超頻玩家,則就要注意機殼的風扇數量、水冷相容性與塔散、顯卡高度等問題。
挖礦潮過去,顯示卡回歸玩家優先
數年前爆發的「數位貨幣挖礦潮」,把顯示卡市場搞得滿城風雨,先不說高端卡漲價的情況有多嚴重,中階、入門顯卡的需求量也是大增,就算消費者肯付錢,店家也不一定有貨能賣,簡單來說就是一團混亂。但隨著挖礦潮過去,「礦工們」終於找到比消費級顯示卡更有效率的挖礦方法,顯卡市場價格也逐漸回穩,直到現在基本上已經看不見什麼影響。
NVIDIA推全新RTX系列
在 NVIDIA 方面,去年中他們推出了全新的 GeForce RTX 20系列顯示卡,並換上圖靈微架構,主打光線追蹤與深度學習反鋸齒兩項具有前瞻性的功能,明顯是針對遊戲玩家而來。目前消費者可以買到的 RTX 20系列顯示卡,有 RTX 2060、2060 Super、2070、2070 Super、2080、2080Super 與2080Ti 這幾款,顧名思義數字越大,效能越好,當然價格也就越貴。值得一提的是「Super」後輟版本近期才剛推出,但根據效能測試,其提升幅度都比原先沒有 Super 的產品,要強上了不少。
AMD 用RDNA架構應戰
為什麼 NVIDIA 近期會推出帶有 Super 後輟的改款 GeForce RTX 20系列顯示卡呢?其關鍵就在於 AMD 的全新 Radeon RX 5700與 RX 5700XT 兩款產品。 AMD Radeon RX 5000採用全新「RDNA」架構,瞄準主流的中、高端消費市場,不過已經推出的兩款新顯卡,並非是本系列中最高階的版本,頂多只能算是中階,大約與 RTX 2060 Super、2070同等,而 AMD 也尚未公布對應 NVIDIA RTX 2080系列的最高端產品。
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不變
在顯卡市場中,這麼多眼花撩亂的型號,如果不積極做功課,真的很難一眼看出誰強誰弱,雖然 AMD 與NVIDIA都有自己的命名規則,原則上型號的數字越大、效能就會越好,但實際上卻不盡然完全就是這麼回事,但唯有一個真理從來沒被打破,那就是「一分錢一分貨」。不論型號再怎麼變,甚至是跨代、跨品牌顯卡對比,上市時價格相近的顯示卡,基本上都會落在同一等級,所以挑選選卡最重要的關鍵,就是看消費者的口袋有多深。
外接顯示卡挑選
只要是沒有內建顯示晶片的 CPU,消費者都會需要一張顯示卡搭配使用,選擇 NVIDIA 或 AMD 的產品,原則上是「信仰」問題。但如果不在意品牌,只看「性價比」的話, AMD 的 Radeon RX 570是張CP值挺高的入門卡,與之對應的就是 NVIDIA 的 GTX 1060。若想要再強一些的效能,不妨直接上探全新的 GeForce RTX 2060 Super 或 RTX 2070,與之對應的 AMD 產品就是 RX 5700與 RX 5700 XT。至於頂規顯卡呢?在 AMD 拿出 RDNA 系列最強產品前,RTX 2080Ti,甚至荷包充裕的話還有 Titan RTX,看起來還是比較實在的選擇。
電源供應器別只挑便宜,效率很重要
電源供應器是 PC 上非常關鍵的部分,畢竟所有的零組件都要電力驅動,若是電供的品質太差,或者瓦數不足,電腦就很容易發生大大小小的狀況,所以為電腦挑選一顆品質佳、高CP值的電源供應器,自然就成為了課題。
瓦數足夠比什麼都重要
今時不同往日,電腦走向節能發展,零組件如 CPU、RAM,甚至於硬碟、顯示卡,都已經沒有過去如此吃電,電供的品質也比過去好上不少。以一台沒有獨立顯示卡,採用入門級 CPU,且只裝一顆硬碟的 PC 來說,可能350瓦的電供就已經能確保安定運行,若要加張獨立顯卡,則建議提升到450瓦,才能更安心一些。總歸來說,電腦需要多少電源瓦數來運作,是可以依照零組件資料事先算出來的,網路上也有許多相關工具,根據其計算結果多加個100瓦來選購,應該就很足夠了。
模組化與非模組化
當今市場上的電源供應器,依型態可分成三種,即非模組化、半模組化與全模組化,而這個「模組化」所指的意義,就是從電源供應器到電腦各項零組件間,其「配線」是否能夠讓使用者自行拆裝。非模組化即完全不能拆裝線材,半模組化則是部分配線允許消費者拆裝,全模組化則是全部線材都可以自由替換。對於一般電腦使用者而言,電供是否有模組化,其實影響並不大,但如果是比較高階、挑剔的玩家,可能會想要自行更換線材,確保供電的穩定性與品質,或是改裝 RGB 燈效,甚至於讓機殼內的線路整理能夠簡潔些,就可以選購模組化電源。
80 PLUS牌位依然要看
80 PLUS 由低而高分為白、銅、銀、金、白金與鈦金六種牌位,最低的白牌也能確保電供於20%、50%及100%滿載運作時,擁有高於80%以上的電能轉換效率。電源供應器的80 PLUS 牌位越高,就代表被浪費的能源越少,除了能給 PC 更穩定的電源供給,也對環境產出更少廢熱。挑選具備80 PLUS 認證的電源,雖然不是基本要件,但對品質總是多一層保障。
想看小編精選的3C科技情報&實用評測文,快來加入《T客邦》LINE@電源供應器挑選
如果沒有對特定品牌有所偏好,用電腦本身將消耗的瓦數,以及預算限制來挑選電源,是相對較實在的做法。80 PLUS 牌位可當作客觀參考,至少有白牌應該會比較讓人安心,雖然再上去的牌位會更佳,但可能就會反映於價格上。電源有模組化與否,對一般玩家而言並不是非常重要。反倒是未來如果使用者有擴充零組件,如顯示卡、硬碟等的需求,那預先購買更高一階瓦數的電源供應器,可以省去重複研究、挑選電供的麻煩。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雜誌
歡迎加入 PC home雜誌粉絲團!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