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The Verge 評測了新出的 AirPods Pro,並給它打出了 9 分的高分。高分之外,The Verge 認為 AirPods Pro 仍有四大缺點:太貴,電池使用時間沒進步,僅能為蘋果生態用戶提供最好的體驗,只有兩到三年的壽命。
不過這個缺點也比較像藍牙耳機共同的缺點,電池不耐用,只能用兩、三年。
藍牙耳機雖然「短命」,但它的「祖師爺」耳機本身卻是耐用品。
耳機本身沒有 CPU、記憶體,也就不存在落伍一說。它的腔體和振膜材質更迭時間則較為緩慢,只要有成熟的振膜材質和結構設計,就能保證一幅耳機的正常使用壽命在 10-30 年之間,所以一款耳機若在音訊行業能暢銷十年或更久也不足為奇。
但藍牙耳機不是這樣,藍牙耳機用久了,它的續航可能會讓你抓狂。
關於這一點,華盛頓郵報技術專欄作家 Geoffrey A. Fowler 有話要說。Geoffrey 自己購買的 AirPods 出現了一個大大影響正常使用的問題——使用 15 分鐘即會收到電量即將耗盡的提示。而蘋果天才吧對這個電池老化的 AirPods 也束手無策,無法為他更換電池。
憤怒的編輯為此對自己的 AirPods 進行了「屍檢」,去向讀者證明自己手上這個電子產品的有限壽命和「不合理」的產品設計息息相關。
最大的問題就是 AirPods 無法拆開的「封閉設計」。Geoffrey 試圖從產品底端的銀色韌體進行突破,但他失敗了,這個韌體用膠水緊緊地「黏」在了 AirPods 上。
最終,Geoffrey 選擇了一把震動刀,把 AirPods 進行物理切割。切割之後,他看到了多多的膠水、細長的電池,所有的零件「擠」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工作著,即使他們已經老化了。
維修網站 iFixit 的 CEO Kyle Wiens 曾告誡 Geoffrey 不要去拆開 AirPods。他們已經嘗試過拆卸這個迷你的耳機了,但一次不小心割傷了手指,血流不止,一次引爆了電池。
Kyle 說 AirPods 從來就不該打開,他已經在兩代 AirPods 上一共進行了五次嘗試,最終決定授予 AirPods 可修復性 0 分的成績。
憤怒的編輯認為這是蘋果偏愛薄型產品的副作用。蘋果想要在設計上再減少幾毫米的想法導致 MacBook 鍵盤失靈,iPad 在回收中心著火,現在數以百萬計的 AirPods 將被直接扔進垃圾箱。
不久之前,耳機還是最通用、最耐用的電子產品之一。我們不應該讓蘋果把它們變成昂貴的一次性電子產品。
事實上,不是蘋果把藍牙耳機變為了「一次性」的電子產品,而是藍牙耳機本身輕小的設計就注定了它有限的壽命。當藍牙耳機的電池在封閉的空間中逐步退化,產品也就走向了末路。
但能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製造出這樣一個耳機,產品本身的設計和整合度也非常讓人驚嘆了。
當然,這些輕巧的耳機也付出了代價——無法維修。
但官方維修售後對壞掉/老化的藍牙耳機束手無策從不是個別品牌的問題,難以維修的耳機名單上還有微軟的 Surface Earbuds、亞馬遜的 Echo Buds 等。
一切也不只有耳機,不同品牌、不同產品線的電子產品或多或少都要面臨這個問題。
用了大量膠水的新版 Galaxy Fold 可修復評分是 2,碎了螢幕不如重買的 Surface Pro 6 可修復評分是 1,只能用鋸子切開的 HomePod 可修復評分也是 1。
儘管這些東西曾都是耐用品,手機、電腦、音箱……但現在它們確實更不耐用了。
我家 2003 年買的桌上型電腦到現在還能正常執行,即使很多性能已經不可避免的老化了,但今年我六歲的侄女拿它玩連環新接龍仍沒問題。如果 surface 和桌機的螢幕同時壞了的話,能用更低成本修好(更換螢幕)、讓消費者能用的更久的很可能就是桌機,
一體化的趨勢與工業的進步
其實說到底,AirPods 壽命短的原因就是你拆不開了,拆不開所以也沒法換電池。
其實這這種一體化的封裝設計在第一代 iPhone 就初見端倪了。iPhone 2G 可修復評分僅為 2,要拆開它需要用到無鉛回焊、助焊吸焊線、外熱式電烙鐵等不常見的工具。
第一代 iPhone 內部在用黃色膠帶固定,用卡榫結合。整個設計就沒想讓你拆開來,如果硬拆也很容易把 iPhone 外殼變耗材。液晶觸控螢幕與邊框用的是雙面膠貼合,想要將二者分開很可能造成材料的形變。
當然,蘋果後期調轉船頭,迅猛地更換思路,讓 iPhone 更好修理了。即便如此,近年的 iPhone 也在一點點的變難拆(修)。
當你想把通訊工具、電腦、MP3、遊戲機糅合進一個設備之中,高整合的一體化設計就會成為廠商的共同選擇。但一體化的設計也不是沒有好處,消費者想要的更輕更薄也來了。為了滿足消費者,也為了整合不同功能,廠商紛紛選擇了一體化。
手機開始了 all in one 的進化。
如果說一體化的機身設計像採取封閉式管理模式的「實驗班」的話,那模組化就是「實驗班」的挑戰者,能讓你哪裡壞了換哪裡,人員流動更自由。
模組化手機 Fairphone 的聯合創辦人 Miquel Ballester 就表示:「我們希望延長手機的壽命。在鏡頭或者揚聲器等機電零件開始老化的時候,如果你能夠替換它們,你就能夠把手機的壽命從 2 年延長到 5 年左右。」
這個領域的研究者除了各大初創公司,還有備受期望的 Google。但 Google 果斷地抽身離開已經側面印證了模組化的失敗。
一體化的趨勢也離不開工業製造技術的進步。
手機廠商越來越愛的 CNC 就是其中代表。CNC 手機中框可以透過 CNC 加工中心將一塊鋁板銑成特定的形狀,加工精度更高,品質更穩定。像 iPhone 11 鏡頭的凸起就是由整塊玻璃一體塑形而成,而非在玻璃上切割後加入鏡頭模組,這讓手機防水性變得更好。全金屬機身的 CNC 加工在經過陽極處理後穩定性和耐磨性也能得到進一步地增強。
不過當越來越多廠商在追求一體化時,用戶體驗也會有一定的下降。我們也會聽到「為什麼沒有耳機孔?」「為什麼沒有 XX 連接埠?」「為什麼沒有 3D Touch?」這樣的問題。其實可以有,但是為了輕薄的一體化,廠商選擇沒有。
這些「為了薄而薄」的選擇也遭到了批評。馮大輝吐槽蝶式鍵盤「用戶不是為了那麼薄買單,用戶是為了整體體驗買單。」The Verge 也想告訴蘋果:其實,沒有人一直強調說他們想要一個更薄的 iPhone。
電子產品的技術進步被限制
用戶喜歡薄的電子設備,但薄的前提是保證良好的使用體驗。如果手機想變薄的時候,電池沒辦法變,那麼廠商就需要砍掉其他功能來保證整體產品的輕薄。甚至我們可以這麼說,技術發展停滯已久的電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電子產品的發揮。
前不久,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對鋰電池作出重大貢獻的三個人,三個老爺子們憑藉 20 世紀的發明上台領取了屬於自己的諾貝爾獎,讓人高興的同時也印證了鋰電池技術已經很久沒有進步了。
再加上手機處理能力提升,螢幕變大更為耗電。「手機變得更有用了,但也更容易沒電了」也並不是錯覺。
從某種角度來看,鋰電池的短命就是電子產品的短命。鋰電池每一次充放電循環後會在電極之外留下鋰的痕跡,這些鋰無法在未來的充電當中發揮作用,電池容量也會下降,500 次充電循環大概就會損失 1/5 的容量。
也就是說一年多之後(甚至不要一年),你就會感覺電池明顯不夠用、不耐用了。如果長時間不更換,你的電池可能和前面的 AirPods 一樣,誇張到才用 15 分鐘就會收到電量告竭的警告。老化電池壽命更短,用戶也要更頻繁地充電,這給電池帶來來更大的壓力,進而加速老化。
電池容量的不足限制的也不只有使用時間,蘋果的「降速門」就是一個案例。
在蘋果推送了 iOS 11 系統後 ,iPhone 的變慢、卡頓、無故關機就和電池有關。蘋果對此的解釋就是:「鋰離子電池在寒冷條件下,能夠提供峰值電流需求的能力會有所降低,電池電量不足或者老化時,為了保護電子零件,設備可能會意外關機。」
除了電池在「吃」硬體,軟體也在「吃」硬體的發展。
Andy gives, Bill takes away.
這就是軟體吃掉硬體發展的最佳詮釋。
Andy Grove 是英特爾的前 CEO,其旗下處理器的執行速度每十八個月 增加一倍,電腦記憶體和硬碟的容量也大漲。但他在活躍的時候,微軟的聯合創始人 Bill Gates 也沒閒著。微軟的作業系統和應用反而在越做越大,佔用硬體的資源也越來越多。
這導致電腦得到了充分地發展,本來應該比十年前快數百倍,但軟體一執行還是感覺上還是和以前差不多。Andy 給你的,Bill 又拿走了。這就是安迪比爾定理,硬體所提高的性能,很快被軟體消耗掉了。
但即便如此,沒人會去抱怨軟體制約硬體,導致硬體沒有讓用戶有極快的體驗。畢竟正是軟體開發商努力研究新系統、新應用,裝下的東西越來越多,用戶也才會有換機需求。「你的舊設備,享受不到新系統。」
可以這麼說,Andy 和 Bill 一起把屬於耐用消費品的電腦、手機等商品變成了消耗性的商品,刺激著整個 IT 領域的發展。
而在電腦、手機之外,這個隊伍以後可能還會有汽車加入。當智慧汽車的「智慧」系統超出車輛本身的限制,系統也會「吃」掉車輛的發展。
當電子產品的壽命越來越短,「耐用品」這個詞也和他們慢慢劃清了界限。
就像《工業 4.0 領域的投資機會和邏輯》中也說:
以往一個型號的產品可以生產 5-10 年,但現在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少見了。
- 本文授權轉載自:ifanr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