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窺建築攝影奧秘!Sony α 攝影師程文耀的 α7R IV 使用心得分享

一窺建築攝影奧秘!Sony α 攝影師程文耀的 α7R IV 使用心得分享

8 月底在台隆重上市的 Sony α7R IV 以其 6,100 萬超高像素將影像細膩度又推向了另一個層次,對建築攝影來說,勢必能更清楚地刻畫每一處細節,而為了探究 α7R IV 的真正實力,此次 T 客邦特別邀請到對 α7R 系列相當熟悉的 Sony α 攝影師程文耀 Edward,除了和他聊聊建築攝影有哪些獨特的魅力外,也請他分享最新的 α7R IV 到底為他帶來什麼樣的使用感受。

關於|程文耀(Edward Adios)

新加坡人,現居台灣。2011 年展開他的攝影之路,專精於建築攝影,在被新加坡 Sony 選為 α 攝影師之後,於 2014 年轉為職業攝影師,致力於捕捉世界各地的建築之美及特色影像。

目前經營

聊聊接觸攝影的契機吧!當初是如何踏進建築攝影這塊領域?

我是在 2011 年開始接觸攝影,當時我的外公正好要淘汰舊的底片機,我順勢接手之後就開始尋找拍攝主題,女兒便成為我的第一個拍攝對象。而踏入建築攝影領域則是從 2013 年開始,在我生活的新加坡除了有很多現代化建築,也有不少由不同種族所建造的特色式建築,例如華族、馬來族或印度族,因此拍起來真的很有意思。

由於人都是生活在各式各樣的建築之中,所以建築物跟人的連結其實非常的緊密,可以這麼說,有空間就有人,而空間是人設計規劃出來的,因此建築物傳達的不只是人們的生活與需求,也包含了代表當地的文化特徵。我之所以這麼熱愛拍攝建築是因為一個人就可以完成拍攝,我只需要思考位置的調整、控制好拍攝的時間,就能盡情拍攝、享受攝影。

2014 年成為新加坡 Sony 的 α 攝影師後,我決定離開原本的工作,成為一名職業建築攝影師。記得在簽約時我詢問 Sony,新加坡有那麼多攝影師,為什麼會找我呢?原來,他們相中的是我特殊的、與一般攝影師不太一樣的取景角度以及色調!很多人都知道新加坡高樓建築的密度很高,但說實話高樓大廈真的不太好拍,而我拍的照片正好都是其他攝影師不曾拍過的角度。只不過這樣的獨特性伴隨而來的就是極高的風險性!還記得有一次到香港拍攝,當時想要拍一棟很高的建築物,為了取得壯觀的畫面,我決定冒險爬到對面的高樓上,只要一個不小心就會失足跌落,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心有餘悸。

新加坡除了現代化建築,也有不少來自各個民族的特色建築,上圖為知名的佛牙寺。〔Sony α7R IV+FE 16-35mm F2.8 G (SEL1635GM) 鏡頭的 20mm 端,光圈 F8、快門 2 秒、ISO 100〕

好的建築攝影作品應該具備哪些元素?

所謂好的建築攝影作品對我而言就是「記錄自然、傳遞真實」,因此針對影像我其實不會做過多的後製,天候條件不佳我寧可不拍。而我自認我個人的風格就是苦行,我習慣花非常多的時間只為了找到一個我認為最美的角度,同時還要配合日出、日落的光線來做取景。當一名建築攝影師不只要有很大的耐心,甚至還得去深度瞭解建築師的設計理念,再透過自己的創意加以詮釋。我認為,當你花越多時間和建築物相處、用心去認識建築物所在地區的歷史與文化背景、深刻體會當地民情風俗與氣候特性,你越能藉由影像留存它的美。

建築攝影其實可以分成兩大類,一是專門拍給建築師看的,我會照著他們的意思拍下特殊的設計與工法,有點像是在記錄作品以便後續能收藏起來;至於另一種就是拍來做廣告宣傳的,由於是廣告用途,那勢必得拍的很美,讓觀眾覺得吸引力十足,正因為這樣,所有的小細節都要顧得面面俱到,像光線跟天氣就非常關鍵。我的作風是這樣的,儘管對方只給 5 天的工錢,但我總是堅持要等到最好的光線、最佳的天候條件才拍,所以經常一個案子就會花掉我一個月的時間。

拍攝建築要用極大的耐心與毅力去找出最美的角度,上圖為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Sony α7R IV+FE 70-200mm F2.8GM OSS(SEL70200GM)鏡頭的 152mm 端。光圈 F8、快門 10 秒、ISO 100)

拍攝上最常遇到什麼問題?如何克服呢?

坦白說,拍攝角度真的不好找。從過往經驗來看,很多最理想的拍攝地點其實都位在私人住宅或商辦大樓,這時候就只能一戶一戶去敲門、詢問住戶能否借用場地讓你拍照,這是我們經常要去面對的狀況。好比下面這張台北 101 的照片,從地理位置來看,想表現出這種從近處看高聳建築的景,你只能從一旁的微風南山大樓才能取得適當的拍攝角度,而且還得要挑黃昏的時段!想拍到理想的照片嗎?那就只能親自登門拜訪,去跟對方洽談並說明自己為什麼要拍這樣的照片囉!另外,若遇到像新加坡、香港這種大樓跟大樓之間都靠得很近的狀況時,那真的就只能跟客戶解釋說,沒辦法避開其他的大樓,但在修圖的時候,會把目標建築物處理得比較明顯一些。

Edward 認為只要好好的作自我介紹、表明拍攝意圖,很多時候都能順利借到最理想的拍攝位置。〔Sony α7R IV+ FE 12-24mm F4 G (SEL1224G) 鏡頭的 12mm 端。光圈 F6.3、快門 1/15 秒、ISO 100〕

跟讀者分享一些建築攝影的小技巧吧!有哪些該注意的重點呢?

針對建築物的夜景照,我不會等到天色完全黑了才拍,大概都是抓在 blue hour,因為只有在 blue hour 的時候你才能清楚看到建築物的線條,我常看到很多攝影師都在天全黑的環境下拍攝建築物,其實這是錯誤的;另一個重點是拍照千萬不要貪心,我通常出去就只為了拍一個角度,但我發現很多人不知道是因為緊張還是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尤其在出國的時候,都懷著想利用最短的時間拍越多越好的心態,在我看來這也是錯誤的,正確的作法是應該要全神貫注在最好的時刻,把一個角度拍好就好了。

記得剛接觸攝影時,我曾經和一個美國攝影師一起去拍照,當時我就問他:「你千里迢迢從美國來到新加坡,就只拍一個角度,不覺得很浪費嗎?」他這樣回答我:「就是因為我從美國飛到這裡,我更是要拍到最完美的照片,即便我回去前只拍了 5 張照片,但如果這 5 張都是最佳作品,也好過拍了 500 張沒那麼精彩的照片。」

至於在旅行途中要拍建築,難免會遇到許多限制,尤其像某些地區是禁止進入的,想找到理想的拍攝地點真的是難上加難。再來,前往拍攝目的地的時間點也很重要,以歐洲來說,我很推薦六月,因為白晝的時間很長而且天氣又好,所以會有很多的時間可以好好拍照,加上還能避開暑假的人潮、各項消費也相對便宜一些。

趁著 blue hour 的時候拍攝,照片才能清楚呈現建築物的線條。上圖為新加坡濱海灣金沙飯店。〔Sony α7R IV+ FE 16-35mm F2.8 G (SEL1635GM) 鏡頭的 17mm 端。光圈 F8、快門 10 秒、ISO 100〕

選擇器材上有哪些考量?身為建築攝影師為什麼會選擇 α7R IV 呢?

挑選器材時,感光元件是我最看重的一環,就感光元件這點來看,Sony 的製造技術是相當出色的,像我手上這台最新的 α7R IV 就是現階段的全片幅相機中我認為最棒的,再加上它擁有最新的影像處理器,能提供約 15 級的動態範圍,在拍攝建築或室內空間時,即使面對高反差的環境,還是能呈現非常好的明暗細節,尤其拉暗部細節的時候幾乎不會產生雜訊噪點,我覺得這是 Sony 感光元件的一大優勢。

其實最一開始我使用的是 Nikon 的相機,後來開始專精拍建築時想換一台高像素的機種,而當時第一代的 α7R 不只輕巧,透過轉接還能使用各家的鏡頭,加上它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優點,於是我便一頭栽進 Sony 再也回不去了。截至目前服役中的 α7R IV,其實之前的各代我都實際使用過。第一代我就覺得很不錯了,α7R II 則將像素從 3,640 萬提升到 4,240 萬,接著 α7R III 一問世,整體手感就更不一樣了,電池續航力有顯著進步,機身的處理速度也更好。8 月推出的 α7R IV,各方面又再往上提升了,像素一舉來到 6,100 萬,而且我個人覺得,光看 RAW 檔,α7R IV 拍出來的顏色就是比前代機種還要再好一些。

α7R IV 的升級幅度對職業攝影師來說我覺得是有非常必要的,尤其在面對建築攝影時,客戶其實都會要求影像輸出的尺寸,也很在意影像輸出的細節,除了 6,100 萬像素,它還有能再提升 4 倍解析度的「像素位移多重拍攝」功能,讓建築攝影師能更有信心去滿足客戶提出的各種需求。另外,高像素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將圖檔放大檢視也非常的清楚,不論是建築物外牆的髒污,或是因為複雜光源造成色溫不均的問題,在修圖的時候我可以更詳盡地處理每一項細節,成就一幅完美的影像。

Edward 認為 α7R IV 是目前市場上最出色的全片幅相機。上圖為新加坡雨漩渦。(Sony α7R IV+FE 12-24mm F4 G(SEL1224G)鏡頭的 12mm 端。光圈 F8、快門 3.2 秒、ISO 100)

關於「像素位移多重拍攝」這項功能,使用上還有什麼心得可以分享嗎?

當你在拍攝畫作或藝術品時,保留藝術品原有的色彩跟細膩度是非常重要的。當 Sony α7R IV 在台灣尚未正式發表時,我就曾想過這台相機究竟有哪些地方能真正吸引到攝影師?正好我當時人在奧地利的博物館,看到修復師拿著電子檔案進行作品的修復,讓我印象相當深刻。之後當我看到台灣藝術家莊明中的畫作時,我也認為富有台灣文化特色的這幅畫作也應該被好好記錄下來。

在莊明中的《海洋進行式》系列畫作中,《海洋進行式 III》是我特別挑選出來做拍攝的。這幅畫作不僅蘊含台灣獨特的在地元素,色彩上也非常鮮艷,而且有著豐富的想像空間。透過「像素位移多重拍攝」功能,以機身五軸防手震的技術,將感光元件偏移半個或一個像素,拍攝 4 張或 16 張像素位移的獨立影像,再結合成比一般拍攝時更高解析度的一張照片,最高可以達到 2,408 億像素,藉此將畫作的細節完整保留下來。其實前代機種本就有「像素位移多重拍攝」的功能,只是 α7R IV 的處理速度更快、更流暢,讓你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拍攝。

α7R IV 在畫面上的高表現力,讓我思考或許將來在數位典藏、藝術建檔或文物修復上能有更多發揮的可能性。對台灣的藝術界、收藏圈,或是一般喜歡藝術作品的人而言,「像素位移多重拍攝」也是相當實用且革新的功能,這次我很榮幸也很高興能讓台灣在地藝術家的作品,以不同的呈現方式被大家看見。

Edward 透過 α7R IV 的「像素位移多重拍攝」功能拍攝畫家莊明中的作品《海洋進行式 III》,精彩呈現藝術品原有的色彩和細膩度。〔Sony α7R IV+ FE 24-70mm F2.8 GM (SEL2470GM) 鏡頭的 50mm 端。光圈 F11、快門 0.6 秒、ISO 100〕

總結一下這段時間使用 α7R IV 的心得吧!你會如何評價這台相機?

我認為 Sony α7R IV 最大的優勢在於它的頂級規格,而且相較之下價格也算實惠,完全可以拿來取代中片幅相機,因為坦白說,兩者拍出來的差別真的是不大,若搭配一樣好的鏡頭,再加上好的修圖手法,原則上是看不太出來的。另外,除了 6,100 萬畫素所帶來的影像細膩度優勢,我個人認為 α7R IV 的手感也相當出色,它的按鍵比 α7R III 更大、按鍵與按鍵之間的空間規劃也很平衡,而且觀景窗更加清楚,還能直接連接電腦拍攝,更符合現代人的使用需求。只不過,面對如此高像素的檔案,電腦設備也得要更新就是了,像我目前就正在物色新的電腦。

你可以很明顯感覺到,Sony 透過不斷傾聽消費者的需求,讓相機持續進步著,同時也越來越符合時代的趨勢。從專業層面來看,職業攝影師可以帶著 α7R IV 去到任何一個地方進行長時間的拍攝;另一方面,α7R IV 也很貼近一般普羅大眾的使用習慣,透過高速的對焦表現與連拍,讓所有人都能藉由它拍出一張張好的照片。而且不光是建築攝影,其實旅遊攝影、飛羽攝影也都能受惠於 α7R IV 的 6,100 萬像素規格,透過裁切來彌補鏡頭望遠焦段的不足,仍可以得到一張高品質的影像。

可以這麼說,熱愛攝影的人如果能有這樣一台相機陪伴真的是相當可貴的一件事。

更多 Edward 使用 Sony α7R IV 拍攝的作品

Sony α7R IV+ FE 70-200mm F2.8 GM OSS(SEL70200GM)鏡頭的 186mm 端。光圈 F11、快門 5 秒、ISO 100

Sony α7R IV+ FE 12-24mm F4 G(SEL1224G)鏡頭的 14mm 端。光圈 F6.3、快門 2.5 秒、ISO 100

Sony α7R IV+ FE 24-70mm F2.8 GM(SEL2470GM)鏡頭的 70mm 端。光圈 F8、快門 1/320 秒、ISO 100

Sony α7R IV+ FE 12-24mm F4 G(SEL1224G)鏡頭的 12mm 端。光圈 F5.6、快門 1/13 秒、ISO 100

Sony α7R IV+ FE 12-24mm F4 G(SEL1224G)鏡頭的 12mm 端。光圈 F4、快門 1/30 秒、ISO 100

Sony α7R IV+ FE 16-35mm F2.8 G(SEL1635GM)鏡頭的 21mm 端。光圈 F8、快門 1/13 秒、ISO 100

Sony α7R IV+ FE 16-35mm F2.8 G(SEL1635GM)鏡頭的 16mm 端。光圈 F8、快門 3.2 秒、ISO 100

Techtion科技行動派
作者

Techtion科技行動派,關注從硬體到軟體各種科技領域,給你不同的開箱、教學、評測內容。也會帶來最新的活動資訊、產業動態,隨時補充科技原力!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