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聖誕節期間 Billboard 榜單的冠軍是值得寫進歷史的一刻,這首 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 是天后瑪麗亞‧凱莉(Mariah Carey)在 1994 年推出的一首聖誕節日歌曲,而在本週之前,這首歌從獲得如此高的排名。
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 成了瑪麗亞‧凱莉第十九首個人冠單,在 Solo 藝人(排除樂隊組合)中擁有最多的冠單數量,當然我們早知道瑪麗亞‧凱莉是冠單製造機,真正值得一說是,這首歌奪冠日期距離它發行的時間竟然長達 25 年。
如果翻閱這首歌的排名走勢,其實可以看到這首歌最近幾年每一年的 Peak(最高排名)都在沖的更高。比如 2016 年是 Peak 17,2017 年是 Peak 9,2018 年是 Peak 6,到了 2019 年,這首歌比以往回榜時間更早,衝的也更快,在距離聖誕還有兩週的時候就已經突破歷史最高 Peak ,而在聖誕前一週,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 正式成為瑪麗亞‧凱莉第十九支 Billboard 榜冠軍單曲。為了慶祝這個時刻,她也重拍了全新的MV。
所謂 Billboard Hot 100 是一個音樂單曲的排行榜,每一週更新一次。它會統計下載、電台和串流媒體並按照一定的比重和算法加權最後形成一個點數來進行排名,每週點數最高的那個就是冠軍單曲。
當然,如果你之前從未注意到這首歌也是情有可原的,這首歌雖然最早在 94 年發行,但當年沒有發行實體單曲所以按照規則無法進榜,2000 年發行實體單曲之後第一次進榜,但恰逢瑪麗亞‧凱莉事業低谷,排名只有 83。2005 年瑪麗亞‧凱莉事業回春,但榜單規則限制導致老歌不能回榜,一直到 2012 年黑人天后惠妮‧休斯頓去世,Billbaord 榜單更改規則,不管再老的歌之後回榜進前 50 即算入排名。
之後就像我們看到的這樣,這首節日神曲開始了年年攀升之旅。為什麼一首節日歌曲能在最近幾年排名屢創新高,甚至最終奪冠,這不僅僅是這首歌本身的因素,實際上更關係技術對我們聽歌習慣的改造。
在串流媒體的時代,聽歌有了新規則
為什麼這首發行了 25 年的歌曲十分具有代表性和歷史意義,其實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它橫跨了實體唱片時代、數位下載時代和串流媒體時代這三個截然不同的時期,這也為它的回榜奪冠奠定了時代基礎。
技術催生音樂行業的一個變化就是獲取歌曲方式的改變,以前你要去唱片店去購買實體的單曲或者專輯,顯然這是一個具有相當成本的行為。天氣、交通、心情或者各種各樣的因素都能阻止你邁出家門。
而到了下載時代,人們獲得音樂門檻被大大降低,只需要簡單搜尋輕點付款,一首歌曲就會自動下載到你的電腦或者隨身設備上,你可以隨身享受音樂的快樂,但對於音樂來說,購買一次之後第二年你並不需要再重複購買就能繼續聽,這使得一部分每年回榜歌曲的「流行度」並不會折算進成績裡。
而到了串流媒體時代則大不一樣,因為每一次收聽都算一次成績,在網路暢通的地方可以近乎毫無門檻的收聽大部分歌曲,這樣能夠更精確去統計一首歌的流行度,而隨著串流媒體佔據聽歌方式的比重越來越大,實際上能夠統計到的「流行度」也越來越精確,所以像聖誕節這樣的特殊節日期間四處都在放聖誕歌曲,這種大環境氛圍下催生的聽歌趨勢會被最真切的反應在串流媒體上。
不只是個人,串流媒體甚至已經在逐步開始蠶食商戶端的歌單,最近蘋果在音樂串流媒體領域的野心不止於消費者端,他們悄悄進入了 B 端市場,為線下零售商家提供店內音樂。
「Apple Music for Business」是蘋果面向商家的音樂授權服務,官網顯示其合作方是 PlayNetwork,這是全球最大的商用音樂供應商之一,星巴克也是他們的客戶。
據《華爾街日報》透露,蘋果這一業務已測試了 6 個月,開通了 25 個帳戶,現在開始進入推廣階段。我們平常接觸的付費串流媒體,通常不能用於商業用途,《華爾街日報》指出,商用音樂收費比 C 端的付費音樂要高得多,因此對版權所有者也更有吸引力。
和個人使用 Apple Music 不太一樣,Apple Music for Business 有著更多的 to B 屬性,包括為商戶提供訂製播放列表、授權、運營維護等服務,商戶也可以透過蘋果的設備控制店內的音樂播放,蘋果也會為商戶提供自己的推薦歌單列表。
而歌單列表可能是串流媒體區別於實體唱片與數位下載時代最大的特徵。
串流媒體還進一步改變了我們的聽歌習慣和歌曲本身
為什麼說歌單是串流媒體形式最大的特徵,其實它帶來的最大改變是找音樂這一過程能夠從主動變成被動。
以往我們找尋新歌的過程可能是從朋友或者媒體等地方得知一首新歌,然後主動去尋找這首歌,但串流媒體時代推薦演算法成了最重要的一環。打開我的 Spotify 界面,除了少數是我的聽歌歷史之外,絕大部分都是根據我的口味推出的各種不同歌單。有最愛專輯的類似專輯,有喜歡歌手的其它歌單,有近日熱門歌單,有演算法根據我的口味專門製作的歌單……
實體時代人們傾向於購買整張專輯聽,iTunes 打造的下載時代則以一首首單曲改變了人們的聽歌習慣,而串流媒體時代不管是人工推薦還是演算法推薦,歌單推薦再次改變了大眾的聽歌習慣。
你想要蒸氣波,那曲庫有幾百個歌單上千首蒸氣波歌曲等你,你想要復古迪斯可,演算法同樣能不停地推薦該類型的音樂直到你終於聽不下去想換口味。
歌單與演算法對聽歌習慣的改造也直接反應到了市場份額上,獨立搖滾唱片公司 Eleven Seven 的首席執行長艾倫‧科瓦奇(Allen Kovac)在接受採訪時引用了《全球獨立網路》(Worldwide Independent Network report)的一份報告顯示:獨立音樂市場現在佔據全球音樂市場的 40%,是 20 年前實體時代的兩倍。
機器學習推薦演算法創業公司 Canopy 的首席執行長布萊恩‧惠特曼(Brian Whitman)表示,串流媒體音樂流行使得幾乎世界上所有的音樂都可以收聽並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個性化推薦,這對於獨立音樂人非常有利。
他還表示:「人們聽歌趨勢的多樣性隨著向他們推薦更多新發現(音樂)而上升。」「即使不是每個聽眾都想聽獨立音樂,串流媒體使用者也更有可能接觸到更多獨立音樂。」
串流媒體甚至還改變了歌曲的長度,在 TheVerge 的報導中寫道,在過去的 18 年中歌曲長度減少了 30 秒鐘,而這主要「歸功」於串流媒體。在實體和下載時代,一首歌以賣出的數量來計算收益,但是在串流媒體時代,歌曲變成以收聽次數(一次最少 30 秒)獲得收益,顯然歌曲長度較短的話在循環次數上會獲得優勢。
舉例來說,Lil Nas X 的熱單 Panini 就是一首典型的抖音式短熱單,長度只有 1 分 54 秒,這讓對這首歌「中毒洗腦」的聽眾可以在短時間多次循環,相比 4 分鐘的歌曲來說單位時間內播放次數可以達到兩倍。
總而言之,如今你每天播放的歌可能大部分都不是你自己主動去尋找的,而是演算法塞給你的,不一定是「你想聽的」,而是「演算法認為你想聽」的音樂。好的演算法會幫助你拓展音樂的接觸面,而差勁的演算法則會把同類型的歌一股腦塞給你形成資訊繭。
截止到這一週,美國 Billboard 排行榜前 50 名有 12 首都是聖誕歌曲,其中大部分歌手甚至已經過世多年。這些聖誕金曲在過了聖誕節之後會瞬間從榜單上消失無蹤,而等到下一年的聖誕節又會氣勢洶洶的捲土重來。
這就是串流媒體的時代。
- 本文授權轉載自:ifanr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