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針對健保「醫材自付差額」訂出民眾負擔上限不是很好嗎?為什麼引來醫界罵聲一片?

健保署針對健保「醫材自付差額」訂出民眾負擔上限不是很好嗎?為什麼引來醫界罵聲一片?

衛福部健保署今天針對健保差額給付醫材祭出新制,強調未來「差額自費」將有一定給付上限,醫療院所對民眾收費勢必下降。衛福部針對8大類352項民眾自付差額的醫材訂出了負擔上限。聽起來似乎很美好,不過卻引來醫界一致反對,到底是怎麼回事?

追蹤T客邦IG,送你《2020影音大補帖》 https://bit.ly/3gjivf3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今發出聲明提出三點聲明,表示反對健保署新政策「醫材自付差額上限」。

醫師工會表示,健保署於9日發表新版「自費醫材比價網」,並且重申《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第五十二條之四》條文,強調未來「差額自費」將有一定給付上限,醫療院所對民眾收費勢必下降。但醫師工會認為這種想法是健保署閉門造車:

第一點:現有醫材市場,不會衝擊健保財務

如同衛福部在新版《支付標準》修正條文的立法理由寫到「同功能類別(醫材)於各院所間收費不一,且差異很大」,以塗藥冠狀動脈支架而言,同樣廠牌、款式的塗藥支架在台北市不同醫院,就有一萬元的價格落差。但這會影響到健保財務,或者衝擊民眾就醫權益嗎?

首先,不管是五萬或六萬的塗藥支架,健保都僅需支付1萬4000元,其餘由民眾負擔。新版「自費醫材比價網」內容詳盡,若能實時更新、公開透明,民眾能夠盡覽不同醫院報價,進而做出選擇;收費高的醫院必定承受更高病人期待,也須拿出令人信服的技術才能吸引民眾選擇,其成本與收益相當才能繼續在市場中存在。

以此看來,新的政策雖以民眾利益為出發點,實則畫蛇添足,未蒙其利,恐先受其害。

第二點:新版醫材政策,將使醫材越趨廉價

雖然目前各項醫材核定價格上限未知,但根據條文所述,核定價格將參考「公立醫院及醫學中心採購價的平均值或中位數」來制定。乍看之下合理,實則令人回想起健保給付藥品定價的慘況,當大醫院以規模採購方式壓低進價,對政府而言便認定廠商仍有利潤空間,透過藥品價格調查,持續拉低健保給付的價格。

可以想見此政策一出,健保署將手握砍價尚方寶劍,低成本的醫材有砍價空間,提高醫院的採購意願,長久下來將雄踞市場,自然降低高品質產品進入市場意願,健保署引導民眾圖一時的便宜,將重蹈在藥價問題上的覆轍。

第三點:醫材價格壓縮,醫師收入必受衝擊

每一件醫材使用,民眾付費加上健保給付,扣除掉藥品的採購價格,就是醫院的獲利,在許多手術或侵入性治療上,這些獲利也代表了執行手術的醫師能帶來的價值。若調降病人付給醫院的費用,不管收入來源是固定薪制或績效分紅制,都勢必受到極大的衝擊。

首先,醫院礙於成本勢必無法招募更多醫事人力,並且由於利潤下降,還會要求醫師更加向病人提倡自費醫材以彌補短少獲利。健保若希望改善此亂象,最佳方式是提高對於醫療服務或技術本身的給付,而非讓醫師必須仰賴醫材差額餬口。

正值醫院飽受武漢肺炎衝擊,業務下降、收入銳減之際,許多醫師都得配合醫院共體時艱、捉襟見肘,一聲聲防疫英雄的口號實際上不足以營生。在這個時機點,健保署又逕自推出了獨厚部分民眾與保險公司的手段,繼續讓民眾陶醉於低價而沒有保障的醫療奇蹟泡泡,不僅證明健保署公關能力如同一場悲劇,更凸顯了當局者閉門造車而不顧輿論動態。 

健保署澄清回應

面對醫界的怒火,健保署也於晚間發出澄清稿

健保署表示,要調降費用的是「民眾自付差額特材」,而非「全額自費醫材」,這是兩套不同的內容,兩者各自有比價網,兩者主管機關也不同,自費金額是由地方衛生局管理,自付差額才是健保署管理。

健保署6月8日公告的8類訂定費用醫材是針對健保收載的「民眾自付差額特材」,健保署不是訂自費醫材的費用。因為過去僅針對部分特材依健保法第45條訂定特約院所收取差額上限,後續並未有足夠的共識所以無法完成訂定特約院所收取差額上限。民眾不斷地向健保署反映,類似的東西在院所間的價格差很大,到底要怎麼選擇很困惑,失去健保收載「民眾自付差額特材」的美意與精神。

新聞報導有89%品項會調降費用,再次澄清說明指的是「民眾自付差額特材」並非「全額自費醫材」。至於,關心健保永續經營的朋友們,擔心同功能同價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品質問題,其實所有醫材在上市前後都需要由主管機關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審查和監督,在安全、品質和效能上一定是要符合才能上市。健保署與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均已把關,健保署回歸以病人之臨床結果為中心,就醫院使用予以管理。

健保署為方便民眾查詢全自費醫材及民眾自付差額特材,於近日完成「自費醫材比價網」的改版,方便民眾查詢醫材價格,進而得到易懂的資訊和醫師討論選用適合自己的醫材,做最好的選擇。

追蹤T客邦IG,送你《2020影音大補帖》 https://bit.ly/3gjivf3

 

 

janus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曾為多家科技雜誌撰寫專題文章,主要負責作業系統、軟體、電商、資安、A以及大數據、IT領域的取材以及報導,以及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