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健保署今天針對健保差額給付醫材祭出新制,強調未來「差額自費」將有一定給付上限,醫療院所對民眾收費勢必下降。衛福部針對8大類352項民眾自付差額的醫材訂出了負擔上限。聽起來似乎很美好,不過卻引來醫界一致反對,到底是怎麼回事?
追蹤T客邦IG,送你《2020影音大補帖》 https://bit.ly/3gjivf3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今發出聲明提出三點聲明,表示反對健保署新政策「醫材自付差額上限」。
醫師工會表示,健保署於9日發表新版「自費醫材比價網」,並且重申《全
第一點:現有醫材市場,不會衝擊健保財務
如同衛福部在新版《支付標準》修正條文的立法理由寫
首先,不管是五萬或六萬的塗藥支架,健保都僅需支付
以此看來,新的政策雖
第二點:新版醫材政策,將使醫材越趨廉價
雖然目前各項醫材核定價格上限未知,但根據條文所述
可以想見此政策一出,健保署將手握
第三點:醫材價格壓縮,醫師收入必受衝擊
每一件醫材使用,民眾付費加上健保給付,扣除掉藥品
首先,醫院礙於成本勢必無法
正值醫院飽受武漢肺炎衝擊,業務下降、收入銳減之際
健保署澄清回應
面對醫界的怒火,健保署也於晚間發出澄清稿。
健保署表示,要調降費用的是「民眾自付差額特材」,而非「全額自費醫材」,這是兩套不同的內容,兩者各自有比價網,兩者主管機關也不同,自費金額是由地方衛生局管理,自付差額才是健保署管理。
健保署6月8日公告的8類訂定費用醫材是針對健保收載的「民眾自付差額特材」,健保署不是訂自費醫材的費用。因為過去僅針對部分特材依健保法第45條訂定特約院所收取差額上限,後續並未有足夠的共識所以無法完成訂定特約院所收取差額上限。民眾不斷地向健保署反映,類似的東西在院所間的價格差很大,到底要怎麼選擇很困惑,失去健保收載「民眾自付差額特材」的美意與精神。
新聞報導有89%品項會調降費用,再次澄清說明指的是「民眾自付差額特材」並非「全額自費醫材」。至於,關心健保永續經營的朋友們,擔心同功能同價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品質問題,其實所有醫材在上市前後都需要由主管機關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審查和監督,在安全、品質和效能上一定是要符合才能上市。健保署與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均已把關,健保署回歸以病人之臨床結果為中心,就醫院使用予以管理。
健保署為方便民眾查詢全自費醫材及民眾自付差額特材,於近日完成「自費醫材比價網」的改版,方便民眾查詢醫材價格,進而得到易懂的資訊和醫師討論選用適合自己的醫材,做最好的選擇。
追蹤T客邦IG,送你《2020影音大補帖》 https://bit.ly/3gjivf3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