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洲相連的板塊正以每年4公分的速度和歐洲和非洲相連的板塊分離。在這些大陸之間是大西洋中洋脊(Mid-Atlantic Ridge),是不同板塊擴張的分界線。在這個洋脊之下,地函物質上升,以取代板塊分開時所留下的空間。
傳統觀點認為,中洋脊下的上升流起源於大約60公里的較淺深度。另外,板塊隠沒作用通常由重力驅動。
現在,由南安普敦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了來自大西洋中洋脊下方600多公里深處的地函物質上湧證據。意謂著大西洋中洋脊底下的熱對流是包含整個地函的作用,這比預期的要深得多。這項發現發表在Nature期刊上。
該團隊在大西洋底部部署了39個地震儀,首次提供了大西洋中洋脊底下地函的高分辨率成像。這是在海洋中進行過的少數幾個如此大規模的實驗之一,能夠對410 km和660 km深度附近與地球礦物結晶構造突然變化有關的地函結構進行成像。觀測到的資料表明,地函的熱對流來自更深處的地函。
Mike Kendall教授補充說:這項研究成果,駁斥了長期以來關於中洋脊可能在板塊構造中扮演被動角色的假設。這表明,在大西洋中部這樣的地方,中洋脊的作用力在推動板塊分離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 資料來源:ScienceDaily
- 本文授權轉載自網路天文館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