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至今買了270間公司、平均每年要買六間公司!「鈔」能力都花在哪了?

微軟至今買了270間公司、平均每年要買六間公司!「鈔」能力都花在哪了?

春暖花開的時節到了,又到了微軟「買買買」的季節。當上個月微軟宣佈以75億美元收購遊戲開發商 ZeniMax 的餘波還未消散時,4月初,又傳出它要以10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遊戲社群軟體 Discord,震驚了整個遊戲界。

當時很多人紛紛激動地發文稱,Discord 即將成為微軟史上第二大的收購案了!結果,Discord 這「第二名」稱號還沒熱,立即就被一個名為 Nuance 的公司搶了去。

微軟和人工智慧及語音技術公司 Nuance 共同發佈公告稱,雙方已達成最終協議,微軟將以每股 56 美元、197 億美元的現金交易價值收購 Nuance。這個價格不僅相較上週五 Nuance 的收盤價溢價了約23%,同時也讓 Nuance 正式成為了微軟史上第二大收購案,僅次於2016年以260億美元收購 Linkedin。

Nuance 究竟是一家什麼公司,為什麼能讓微軟大手筆押注?而回顧微軟這些年來的收購足跡,這家科技巨頭又在謀劃著什麼?

 Nuance:語音辨識「老大哥」

在這樁巨額收購案被披露前,相信很多人都沒聽過 Nuance,但在語音辨識領域,Nuance 的名號可是響噹噹。

大家熟知的蘋果語音助理 Siri 所使用的語音辨識引擎就是由 Nuance 開發,而 Google 如今語音辨識部門的很多元老級人物也是當年被 Google 從 Nuance 挖過去的。

如果說要在中國市場找一個與之業務相近的公司,那應該就是科大訊飛。而 Nuance 在語音辨識領域摸爬滾打的歷史比1999年成立的科大訊飛還要更長。

Nuance 成立1992年,總部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 Burlington,成立之初主要是從事圖像辨識業務,後來在公司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向語音辨識和自然語言理解解決方案轉型,透過一系列的行業內收購和技術專利研發,成為了美國語音辨識市場上的巨頭企業。

它做語音辨識有多早呢?在以 iPhone 為代表的全螢幕智慧型手機還沒有開始流行的年代,Nuance 就已經在開始將語音識應用在行動端上了。比如早在2007年,從黑莓的8800系列開始,Nuance 就已經在與黑莓合作發佈語音辨識業務,比如透過語音撥打電話、透過語音發簡訊。

圖 當年黑莓與 Nuance 合作開發的語音辨識服務

後來,蘋果在開發 Siri 時便毫不猶豫地找到了 Nuance 來作為Siri的語音辨識的基礎供應商。同時,它還為奧迪、BMW、戴姆勒、福特、上汽等全球幾十家主要汽車製造商提供車載語音技術支援,後將車載語音業務拆分以 Cerence 等名義在2019年單獨上市。

而除了為行動端語音辨識提供技術支援外,Nuance 也為很多金融、網路機構提供自動化客服解決方案。如今,Nuance 名下有超過1000個專利技術,公司研發的語音產品可以支援超過50種語言,在全球擁有超過20億使用者。

但隨著近年來行動語音領域的快速發展,各大公司都開始搭建自己的團隊開發語音助理,行業競爭也越發激烈。因此,Nuance 近年來將業務重心慢慢傾斜在了醫療保健領域之上,而這也是微軟此次收購的重點業務。

選擇醫療行業,可以說是 Nuance 走的非常聰明的一步棋。因為憑藉著過去在圖像和語音辨識上的長期技術積累,Nuance 進軍醫療領域有著天然的優勢,它可以幫助解讀醫學影像報告、可以幫助醫療機構提供語音導航、可以幫助醫生語音轉寫和智慧歸檔等等,從前端到後台實現「一條龍」式的全覆蓋。

而事實證明 Nuance 的在醫療領域的發展也十分迅速,據 Nuance 官網顯示,他們由AI驅動的解決方案已被全球90%的醫院和10000個醫療組織改採用,美國一半以上的醫生都在使用 Nuance 提供的智慧醫療服務。

最近一個財年,Nuance 實現了營收14.8億美元,淨利潤為9100萬美元,聽起來好像盈利不多?但要知道,他們上一年還在虧損2.17億美元,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收益就快速翻正,也足以看到其巨大的發展潛力。

迷失十年:微軟收購「大雜燴」

雖然 Nuance 此次以197億美元的高價在微軟的收購史裡排上了老二,但以微軟這些年「壕氣」的收購速度和力度來看,Nuance 第二名的位置也不知道能坐多久。

從1987年首次收購 Forethought 以來,至今為止,微軟已經完成了超過270次大大小小的收購,平均每年要購買六家公司,可以說是科技巨頭裡最喜歡買買買的企業之一了。

圖 微軟近年來的收購筆數及金融,圖片來源Geekwire

而在這些收購之中,包含今天的 Nuance,目前已經有13筆的收購額超過了10億美元。

它們按收購總額從高往低排列,分別為:專業社群平台 Linkedin(262億美元)、的AI醫療平台 Nuance(197億美元)、語音通訊平台 Skype(85億美元)、遊戲開發商 ZeniMax 和軟體協作平台 Github(都為75億美元)、手機製造商諾基亞(72億美元)、數位行銷平台 aQuantive(63億美元)、遊戲開發商 Mojiang(25億美元)、5G協作平台 Affirmed 和技術繪圖軟體 Visio(都為14億美元)。

看著微軟花大價錢買來的這些公司,可能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感覺微軟啥都買,一會搞手機的、一會搞平台、一會搞遊戲,不知道在下著一盤什麼棋。

截至2018年末微軟的大型收購案,圖片來源於cbinsights

但當我們撥開面上的迷霧去看這些收購案的本質時,我們會發現,微軟的收購其實一直就是圍繞著SaaS(軟體即服務)這一根主線所展開。

實際上,從上個世紀90年微軟透過 Windows 系列作業系統稱霸PC市場以後,當時正如日中天的微軟並沒有重視行動網路和行動端兩個領域所發生的劇烈變化,經歷了「迷失的十年」。

但隨著20世紀初期 Google、蘋果、亞馬遜一眾後起之秀的迅速崛起,在巨大的市場挑戰下,微軟終於恍然大悟,並從2005年開始迅速啟動網路戰略。因此,當我們在回看微軟這些年的收購史時,會發現其實微軟的大型收購案基本都發生在2005年之後。

在之後的十年,微軟開啟了從PC軟體向網路服務的轉型之路,全面探索基於雲端的 SaaS 解決方案。此後,無論是收購 Skype、Github、Linkedin 還是此次的 Nuance,其實都是為了讓自家的產品能夠快速切入更廣泛的網路領域,連結到更多的使用者,然後透過賣軟體和服務來實現盈利。

 

PingWest中文網
作者

PingWest是一家全球視野的尖端科技媒體,提供關於中國與美國的最尖端科技創業資訊,致力於成為溝通這兩個全球最大互聯網/移動市場的互聯網社群。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