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困4.0 勞工紓困貸款第2波6月15日開始申請,勞動部擴大辦理紓困補助措施

紓困4.0  勞工紓困貸款第2波6月15日開始申請,勞動部擴大辦理紓困補助措施

行政院今(3)日公布紓困4.0方案內容。勞動部2度祭出勞工紓困貸款10萬元方案,提供利息補貼措施,共計50萬個名額,將從6月15日開始由承貸銀行受理申請。

勞工紓困貸款10萬元方可申貸條件包括:年滿20歲投保勞保者、或未參加勞保可提出工作事實證明者(例如:工作收入資料)。每人最高可貸款10萬元,由勞動部補貼第1年利息,利率1.845%、貸款3年。

紓困4.0  勞工紓困貸款第2波6月15日開始申請,勞動部擴大辦理紓困補助措施

另外,鑑於我國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仍十分險峻,除持續加強防疫工作外,對於勞工及企業的即時紓困也相當重要,勞動部積極規劃並推動紓困新措施,以加強照顧基層的勞工朋友。

首先,針對「自營作業者及無一定雇主之勞工」提供補貼措施,基於「弱勢優先、排富及不重複領取」原則下,對於在職業工會加保之月投保薪資未超過2萬4千元之勞工,補貼3萬元;月投保薪資超過2萬4千元之勞工,補貼1萬元,並且為避免群聚,新增直接核撥、申請免出門的新措施,申請及核發流程,請詳見勞工保險局官網(https://www.bli.gov.tw/)。

紓困4.0  勞工紓困貸款第2波6月15日開始申請,勞動部擴大辦理紓困補助措施

其次,為減少疫情對勞工生計之影響,勞動部今年也續辦「勞工紓困貸款」,由銀行提供500億元自有資金,勞動部提供第1年利息補貼,勞工每人最高可貸款10萬元,相關紓困措施詳見勞動部官網「疫情紓困」專區(https://www.mol.gov.tw/topic/44761/48532/?roleL1=48551&roleL2=48569)。

勞動部為了照護弱勢勞工,對視障按摩師提供工作補貼共4萬5千元;另外,考量疫情對庇護工之衝擊,亦提供庇護工場租金、人事費、進貨支出及行銷宣導等營運費用補助,每家庇護工場最高補助24萬元,讓庇護工場得以永續經營,身心障礙朋友可穩定就業,以達「照顧弱勢、補助到位」目的。

另外,為穩定勞雇關係,勞動部推出「安心就業計畫」,針對實施減班休息勞工按月給予50%的薪資差額補貼,以穩定在職勞工就業。同時,辦理「充電再出發計畫」,以鼓勵事業單位利用減班休息期間,依照營運策略發展需求規劃辦理員工教育訓練,訓練費用最高補助350萬元,對於參加訓練的勞工亦給予訓練費用,每月最高補助1萬9千2百元,以持續發展勞工個人所需技能,並進而穩定就業。並且也再推出「安心即時上工計畫」,由政府提供符合公益之計時工作,讓被縮減工時的勞工朋友仍有工作機會,以降低薪資減損對其生活造成影響之困境,相關資訊請詳見勞動部官網「疫情紓困」專區(https://www.mol.gov.tw/topic/44761/48532/?roleL1=48551&roleL2=48561)。

為協助疫情期間受到影響之投保(提繳)單位及被保險人,自110年5月28日起,可向勞工保險局申請110年4月至9月份勞就保保費及勞工退休金緩繳6個月,且緩繳期間亦免徵滯納金。此外,為協助企業改善職場環境,勞動部優先對受疫情影響之企業,辦理改善製程及安全衛生設備補助,最高補助每件250萬元;辦理促進勞工身心健康補助,最高每件50萬元等協助措施,以促進勞工安全,進而營造健康工作環境。

為降低疫情對青年朋友就業之影響,勞動部亦協助青年朋友就業,推動「產業新尖兵計畫」,鼓勵青年參加職業訓練,並投入具發展前景之政策性產業領域,最高可補助參訓費用10萬元;另外,只要青年朋友參加前述課程或是勞動部自辦、委託或補助的失業者職前訓練課程,就可領取學習獎勵金,最高補助9.6萬元;其次,針對缺乏工作經驗或專業技能的青年,勞動部也特別結合產業資源推動先僱後訓的「青年就業旗艦計畫」,訓練單位最高可補助10萬8千元。

此外,為鼓勵失業勞工從事特定製造業、照顧服務業及營造業,發放「特定行業就業獎勵」,只要勞工受僱在同一雇主達30日以上,每月發給5千元至7千元之就業獎助,最高獎助金額10萬8千元。同時,在創業協助部分,推動「擴大創業鳳凰貸款對象及提供還款緩衝之優惠措施」,將貸款對象擴大至年滿20歲之失業者,並提供貸款者可暫緩繳付本息及展延還款期限。

勞工朋友如果想更進一步了解勞動部的相關措施,可直接撥打勞動部24小時免付費專線「1955」或「0800-777-888」詢問,也可以上勞動部官網(https://www.mol.gov.tw)「疫情紓困」專區查詢。

janus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曾為多家科技雜誌撰寫專題文章,主要負責作業系統、軟體、電商、資安、A以及大數據、IT領域的取材以及報導,以及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