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影像解析度規格不斷提升,享受大畫面兼顧清晰度已經無須取捨,能輕鬆達成百吋以上畫面展演的投影機,絕對是現階段無論家用、商務應用最佳的顯示器材,然而,該怎麼檢視規格,選對符合自身需求的投影機也顯得格外重要,接下來 T 客邦將透過一系列的報導,帶大家深入了解投影機各項技術、應用之奧妙與優勢!
依用途區隔:家庭劇院 / 商業應用
投影機可說是顯示器材中,唯一一種具備可變畫面尺寸,且能在相對平價的預算中,獲得百吋影像的產品,不僅如此,由於規格多樣化,讓投影機除了能作為家庭影音享樂用途外,對商務、教育應用來說也不失為一項利器,因此如何選擇符合需求的投影機,就成為許多消費者關注的課題,而為了讓大家由淺入深的認識投影機相關選購知識,T 客邦規劃一系列投影機應用與規格報導,期望帶給有需要的消費者更清晰明確的採購概念。
首篇報導從基礎三大選購要件切入,包括以「用途」來區分,面對家庭或商務/教育應用時,該分別注意哪些規格參數;其次,則是釐清投影機架設空間的大小,投影距離與投影畫面尺寸的相對關係,以及為何你該捨棄平面顯示器(液晶電視或大型顯示器),改選投影機的主要原因;最後也帶大家探討,明明技術規格中標示的投影亮度值相同,但實際上不同投影技術所呈現的畫面亮度以及色彩表現卻大相逕庭,原因究竟何在。以上三大基礎觀念與知識,請大家透過本次的專題報導逐一了解。
首先從用途區分,家庭消費者選擇投影機的原因,通常是觀賞電影,經由百吋以上的大畫面,體驗微型電影院的感受,所以要重現電影的氛圍,畫質就非常重要;然而因為是在居家空間架設投影機,考量到部分消費者家中空間有限,所以投影距離也成了關鍵數據 (是否能在短距離內投射百吋畫面);最後針對投影亮度,家中觀賞環境可依據使用需求調整,例如想在下午觀看電影,也能夠拉起窗簾,關燈欣賞,深夜時分則選擇關燈的全黑環境,或開啟少量燈光的狀態使用投影機,所以亮度部分其實未必需要超高輸出流明,依據實際測試經驗,1000 ANSI 流明投影亮度的機種就可應對前述狀況,至於想要在室內燈光全開的環境觀看電影的消費者,則建議選擇 3000 ANSI 流明投影亮度的機種。因此總結家用投影機的考量重點,畫質、投影距離是關鍵,投影亮度則最低 1000 ANSI 流明以上,依據個人觀賞習慣選擇。
商務/教育領域充斥各類大小會議、課程教學、演講,這使得投影機在挑選上必須顧及與會人員或上課師生的人數、會議空間的大小,以及開燈進行活動的需求,因此,亮度規格絕對放在考量的第一順位,依據實測所得經驗,10 人以內的小型會議室,想保有燈光全開的狀態,至少需要 3500 ANSI 流明投影亮度,而 20 人以上的會議空間,4000 ANSI 流明投影亮度可說是基本要求;至於投影距離同樣是依據空間尺寸來做選擇,一般來說,能容納 10 人進行會議的空間,其可供投影的距離已經足夠絕大多數投影機投射百吋以上畫面,所以對於有商務需求的消費者來說,挑選商用投影機時,投影距離這點算是比較好解決;最後有一項不同於家用投影機的考量要件,就是區域網路連線,支援多人同時連接投影機,並可進行切換控制的功能,若是規模較大的公司,這項設計建議可納入考慮。
依投影環境區隔:空間大小 / 投影距離
以家用投影機來說,一如前述,除了畫質,投影距離與投影畫面尺寸絕對是挑選投影機時最優先需要考量的規格之一,例如若選擇傳統中長焦投影機,投映百吋畫面有時需要 3.5m 距離,現在普遍狹小的都會居住空間相對不易 (無法) 達到,因此能做到在 2.5m 以內投影百吋畫面的機種才是首選。
所以在決定挑選投影機前,必需先測量投影機所在空間的大小,更精準的說,就是量測室內長邊的距離數據,作為檢視投影機投影尺寸與距離的參考,假設室內長邊距離最長可達 3m,那麼在檢視投影機規格時,可注意投影距離、投影尺寸兩組數據,一般來說,若投影機上標示 100 吋(inch)@2.3m,即代表投影 100 吋畫面需要 2.3m 的距離;有了投影百吋所需的距離數據後,要推算投影機適合放在多大面積的室內空間就容易許多,以 2.3m 這個投影距離來說,室內空間達到 2 坪左右就能放映百吋畫面。
前面提到多數商務/教育領域的會議室或教室,為了因應 10 人以上的與會需求,投影距離都足夠讓絕大多數投影機投映百吋畫面,但隨著 50 吋~ 65 吋液晶顯示器平價化後,部分採購人員開始糾結於該如何在液晶顯示器與投影機之間做選擇,這時候就必須從人眼的「最佳視區 – 468 原則」來加以解析。
最佳視區468 原則,也就是以顯示器畫面的尺寸高度作為基準,4 倍、6 倍、8 倍於此基準所得出之距離。我們以「比例 16:9、大小 70 吋、畫面高度 94cm」為例,視區 4 就是觀賞距離在 376cm 內的區域 ( 94cm 乘以 4 ),以此類推,若是透過投影機投出 100 吋畫面、高度 135cm 來計算,那視區 8 的觀賞距離則可達到 1,080cm ( 135cm 乘以 8 )。
換言之,在會議室中,要讓距離畫面最遠的與會人員也能看清楚畫面上所有的資訊,需要多大尺寸的顯示畫面,就是選擇顯示器材的關鍵數字之一!回到最佳視區中 4、6、8 所代表的意義,4 為可分析視區,也就是可以將畫面資訊輕鬆辨識清楚的視區,6 則是基本視區,同樣可將畫面看清楚,但若存在較小的字體,辨識起來就較為費力,若是到了 8 被動視區,因距離較遠,能夠看清的畫面資訊就剩下圖像或較大型的文字了。
亮度規格:白色亮度 V.S. 彩色亮度
選購投影機的要件中,亮度可說是無可迴避的關鍵,縱使家用投影機對投影亮度的需求是最低 1000 ANSI 流明以上,但實際上當我們在檢視投影機上標示的亮度數據時,仍需要進一步確認上面標示的亮度數據,其測量基準為何,因為這攸關亮度數值究竟能不能做為參考的依據。目前市面上投影機標示亮度的單位,雖然都以流明(Lumens)為單位,但若仔細檢視,則會發現有 LED 流明、ANSI 流明兩大類型,再更進一步解析,還能另外區分出彩色亮度、白色亮度標示,到底這些亮度數據各自代表什麼呢?
LED 流明,顧名思義就是 LED 投影機的輸出亮度,但它跟傳統投影機 ANSI 流明差在哪?其實 LED 流明度的測量基準就是採用的LED 光源亮度,不過,投影光源在經過內部光機結構以及投影鏡頭後,投射到銀幕時的亮度都會有所衰減,粗估真實投射到銀幕的亮度約為 LED 流明度標示值的 35%(每款機型或有不同),這意謂著相較於 ANSI 流明,LED 流明的數值需要打折扣。那麼 ANSI 流明亮度以外,還有別種亮度檢測標示嗎?有的,現階段除了ANSI 外,還有ISO 流明,其中ANSI 為歷史較悠久的測量單位,ISO 則是 2006 年才制訂的標準,雖然兩者測量的方式基本近似,但 ISO 流明測試的過程、數值都比 ANSI 流明更嚴謹,會將銀幕的增益係數也納入,所以精確度更好。不過現階段在台灣較常見的仍是 ANSI 流明標示,所以接下來分析白色亮度與彩色亮度的差異時,也會以 ANSI 流明作為基準。
很多人會好奇,彩色亮度與白色亮度的差異何在?目前有哪些廠商的投影機種會標示彩色亮度?
我們先回到彩色亮度與白色亮度的數據檢測方式,一般投影機通常只進行白色亮度的檢測,透過投影出白色畫面,將畫面分成九個區塊,分別測量各區域的亮度值,得出白色亮度的 ANSI 流明;而彩色亮度則是透過 R、G、B 三原色分別投影後,個別測量三原色的九個區塊、合計共 27 組亮度數據後所得之結果。
換言之,白色亮度代表的是投射白色畫面時的最高亮度,但當投射其他色彩的畫面時,能否保有標示的 ANSI 流明數值則未可知;彩色亮度則代表投影各種色彩的畫面時,都能輸出均勻穩定的最高亮度。目前能做到精確提供白色亮度與彩色亮度數據的投影機為 3LCD 機種,而 DLP 機種則僅標示白色亮度,原因在於單板 DLP 投影機的成色方式,是透過快速轉動的色輪,利用 RGB 高速循環與人眼視覺暫留效應,達到完整色彩顯示的效果,但也因為 RGB 不會同步投影,因此不同色彩的亮度數據也會有所差異。
到底「會標示彩色亮度與白色亮度」的投影機和「僅標示白色亮度」的投影機,在規格都同為 3200 ANSI 流明時,投影畫面的實際效果如何,請見以下實拍照片。
從以上三組對比照片相信大家一定能了解,除了ANSI 流明數據外,是否完整標示彩色亮度,對於最終投影畫面的效果仍有相當深遠的影響,且重點在於 DLP 投影機僅能在白色亮度達到標示數據,而 3LCD 投影機則無論白色亮度或彩色亮度都能達到標示數據表現,換句話說,色彩表現更精確完整。
釐清用途、空間、亮度三大要素,輕鬆選出最佳機種
對於追求大畫面震撼感受的影音愛好者來說,投影機絕對是最超值的選擇,而在會議、教學的領域,依據與會人數與場地面積等不同條件,能隨時調整並妥善應對的顯示器材,現階段首選也是投影機,因此,了解採購投影機的眉眉角角是非常重要的,透過本文的說明解析,相信大家對於該如何選擇合宜的投影機,已經有了基礎的概念,未來 T 客邦將持續探討投影機選購相關的議題,請大家務必密切關注。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