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機採購指南:解析度數據並非絕對,色彩表現、影音功能也很關鍵

投影機採購指南:解析度數據並非絕對,色彩表現、影音功能也很關鍵

做為家庭劇院顯示器材,投影機除了「能提供超過百吋大畫面」這項最顯著的優勢外,各種規格數據也都會影響最終呈現出的效果以及實際體驗的感受,然而眾所周知,畫面解析度顯然是現階段各家品牌所強調的重點,但其實擁有高解析並不代表能再生好的畫面,更關鍵的反而是顏色的表現,且做為家庭劇院核心器材,投影機更需要在影、音兩方面都帶給消費者最佳的體驗,因此本篇報導將帶大家進一步認識選購投影機的深度知識。

高解析好畫面,「色彩」更是關鍵

還記得上一篇投影機選購指南談到的基本三大要素:用途、空間 / 距離與亮度嗎?透過這三大要件初步釐清自己的需求後,接下來呢?當然就是要從畫面表現,也就是一般人常說的從畫質下手。不過在如今各類顯示器材幾乎都以 4K 解析度,甚至 8K 解析度做為主要亮點的情況下,讓很多人會認為所謂的畫質好就是解析度高,但其實不然,雖說解析度在評估畫質好壞的條件裡佔有一定的地位,不過若是更深入談畫質構成的條件,那除了解析度外,明暗階調以及色彩重現的正確性也不容輕忽。

解析度數據是許多廠商大肆宣傳的重點之一,消費者也很容易透過數字來比較不同投影機在解析度的差異,但實際上,解析度只代表影像的解像力或清晰度,真正要評價畫質的話,色彩、階調與動態範圍,會更直接影響人們觀看畫面時的評價,換句話說,超高解析度雖然是畫質表現好的一項評價指標,但並非唯一的指標。

評估畫質好壞的要素包含了解析度、色彩、階調,而解析度規格,從早年 DVD 的 480P,到 Full HD 1080P,乃至於現今常見的 UHD 4K 與 UHD 8K,差異究竟何在?首先,從 DVD 的 480P (畫素規格為 848 x 480,16:9 畫面比例) 進展到 Full HD 的 1080P (畫素為 1920 x 1080),意味著在相同尺寸的畫面,1080P 的畫素數據遠高於 480P,能呈現更細膩的影像細節 (線條);至於 4K 與 8K,前者畫素數據為 4096 x 2160,後者畫素數據為 7680 x 4320,皆為 16:9 的畫面比例,算下來 4K 總畫素是 1080P 的 4 倍,8K 總畫素同樣是 4K 的 4 倍,因此就解析度來說,8K 高過 4K,4K 高過 1080P。

從這張色域展示圖 (代表人眼可辨識的完整色域圖) 可以看到多個不同大小的三角形,涵蓋的色域面積都不同,這正是不同規格色域的差別,但色域規格並非單純比較不同色域的廣度,實際上還需要看投影機的用途與相對應的訊源,sRGB、Adobe RGB 主要是對應電腦作業系統與影像軟體製作規格,NTSC、DCI-P3 則是針對電視、電影等影片訂定的色域標準,所以回歸到投影機這個產品,首先得了解需求 (家用或商用) 為何,接著再選擇合適的色域規格機種,如此一來才能取得最佳的畫面色彩還原效果。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解析度是評估畫質優劣的其中一環,但不是絕對的關鍵,試想,走進電影院觀看電影時,如果人臉的膚色失真,就算能把皮膚紋理看得多仔細,畫面給人的觀感還是不好,這也就是色彩相對於解析度來說,更影響人眼對影像評價的緣故,所以在挑選投影機時,解析度必須納入考量,但攸關色彩表現的色域規格更不容忽視。

不過色域對很多人來說,確實不太容易理解,簡單一點說,就是色彩涵蓋的範圍,例如人眼所能看見的色域是目前最廣的色域,只是礙於技術,目前可以買到的顯示器材 (包含投影機、平面顯示器),都還是沒辦法完整再現人眼所見的色域,而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發展,現在主要做為顯示器材制定的色域,就分為針對電腦作業系統與影像編輯軟體的 sRGB、Adobe RGB 色域,以及觀看電影或電視節目的 DCI-P3 與 NTSC 色域。

因此用途若是商業與教育範疇,建議以對應 sRGB、Adobe RGB 的投影機為主,前者是微軟與 HP 制定的規範,也是目前電腦端主流的色域規格;後者則是對應影像編輯軟體如 Photoshop、Lightroom 等更寬廣的色域規格,且能支援印刷作業所需;至於觀賞電影,那支援 DCI-P3 色域的機種則是首選,這項由美國電影工業協會制定的色域標準,正是現階段許多顯示器材所強調的廣色域,相較於傳統 NTSC 電視標準的色域規範,能再生更多的顏色,簡單說,除了色彩表現更豐富,也更符合重現電影製作的顏色,所以挑選投影機時,在預算許可的情況下,選擇更寬廣色域的機種,將能帶來更好的顏色表現力,且相較於解析度,能傳遞的影片意涵以及視覺效果也更加深刻。

上一篇採購指南曾說明彩色亮度與白色亮度在顏色與畫面亮度上的差異,而這也同樣牽涉到對色彩的評價,所以除了色域規格,投影機是否標示彩色亮度數據,也是採購時必須特別注意的。

除了解析度、色域之外,另一個攸關畫質的關鍵就是動態範圍,也是這幾年大家常見的關鍵字:HDR。HDR (高動態範圍) 是 High DynamicRange 的縮寫,而與之相對的則是 SDR (Standard Dynamic Range),這兩者的差異是 HDR 能重現 10 bit 的明暗階調範圍,意思是由最暗到最亮可呈現 1024 階,反觀 SDR 只能重現 8bit 明暗動態範圍,最暗到最亮為 256 階,當然純粹從數字來看可能無法清楚理解可再生階調的意義,我們來舉個例吧!若要將影片裡明亮的天空與樹叢陰影下的花朵一起呈現出來,傳統 8bit SDR 動態範圍只能擇其一進行正確再生,如果天空想展現完整階調,那麼樹叢下陰影區域就會變得一片暗沉,幾近無法辨識,但 HDR 由於可再生的階調更豐富,所以無論是天空 (亮部) 或是樹叢 (暗部),所有影像細節與顏色都可以有正確的表現。

從同一個畫面分別透過 HDR (右) 與 SDR (左) 規格所展示的效果,可以更好理解兩者的差異!相信大家一眼就能發現,畫面當中最亮的太陽,透過 HDR 不只能清楚呈現星芒,就連左下方人腿的影子中,雪地紋路也可以看得很清楚,反觀 SDR 影像則完全喪失明暗兩端的畫面細節。

具備 Full HD 1080P 解析度的 Epson EF-12 因支援 HDR 10 規格,讓這款投影機可以真實呈現 HDR 影片完整的階調,對喜歡看電影、追劇的人來說,能真正感受到導演與影片製作團隊欲傳遞給觀眾的效果。

畫面夠好,音效也要跟上

談到居家影音娛樂,音效絕對是影響品質非常重要的一環,相較於內建音響系統有著大幅度進化的電視,投影機似乎顯得較為沉寂,過往無論是商用 / 教育投影機種,甚至家用投影機,一般機體上都只配置一顆輸出功率不到 5W 的單聲道喇叭,所以想要感受震撼的音效,就得另行添購音響設備。不過這幾年由於投影機衍生出新的樣式 – 雷射電視機,透過超短焦鏡頭以及雷射光源的應用,使得這類雷射電視能夠高速的開關機,也能表現豐富的影像效果,不過既然都名為電視,那麼音響系統就變得很重要。

透過超短焦鏡頭在顯示器材市場掀起一波熱潮的雷射電視,其實本質上還是採用投影機結構設計,利用朝向機體後上方投影的鏡頭,帶來超過百吋的大畫面。(上圖機種為 Epson EH-LS300)

談到這裡一定有人好奇何謂更好的音響系統?其實受限於投影機的機體設計,目前來說,可以配置完整兩聲道喇叭的音響系統,就已經能呈現不錯的音效,畢竟相較於早前在機背配置單顆喇叭的機種,目前有越來越多的投影機直接配置一組兩聲道音響系統,甚至採用尺寸更大的喇叭單體,藉此傳送更具震撼力的效果,所以想讓投影機可滿足影音全方位的期望,挑選投影機時,就需要特別注意音響的配置,像是從規格表檢視喇叭的數量,如果配置兩顆喇叭以上,則傳送的聲音品質就更好;另外也可檢視投影機能否對應包括杜比或 DTS 環繞音效。

為了讓雷射電視成為家庭影音娛樂的中心,Epson EH-LS300 與同為日系影音大廠的 Yamaha 攜手設計出機體音響系統,透過更優質的音效表現,讓消費者不用另外添購音響設備就能聽到好聲音。

優質投影機,畫面、音效缺一不可

由於投影機能輕鬆呈現百吋大畫面的視覺震撼效果,因此讓人對它的畫質表現要求更高,這使得解析度、色彩以及階調成為挑選投影機的三大關鍵要素,建議先從自己最在意的點開始思考,如果對影像細節再生的要求勝過色彩和 HDR 高動態範圍,那就將解析度放在第一順位,如果重視影片的顏色正確性,那 DCI-P3 會是很值得投資的規格,當然,動態範圍牽涉到未來能對應的影片規格,所以在選擇家庭劇院投影機時,盡量挑支援 HDR 規格的機種囉!

至於音效部分,這幾年有少數家庭劇院投影機本身即搭載效果不錯的音響系統,無論是品牌自主研發,或與他廠合作設計,都讓投影機不再是只專注在影像表現的產品,而是能面面俱到、真正將聲音效果提升至接近獨立音響的等級。

fox
作者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