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A7IV中階全幅無反相機評測: 攝錄雙修的新一代標準,價格64,980元

Sony A7IV中階全幅無反相機評測: 攝錄雙修的新一代標準,價格64,980元

定位為中階準專業的全幅無反相機 Sony A74終於問世了,上一代機種A73可說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全幅無反市場中獲得了很好的銷售佳績,同時也加速了相機市場從單眼轉向無反的過程。身為它的後繼機種,A74是不是也能繳出一樣的成績單呢?

廠商資訊
■台灣索尼 ■02-449-9111 ■store.sony.com.tw 

相機規格
■ 感光元件:全片幅背照式CMOS
■ 像素:3,300萬畫素
■ 感光度:ISO 100~512,000,可擴展至ISO 50-204,800
■ 對焦點:759點,覆蓋率約94%
■ 影像穩定:5軸5.5級
■ 快門:1/8000s~30s,支援B快門
■ 連拍:最高10fps
■ 錄影:4K 30p、4K 60p(Super 35mm)
■ 錄影格式:Mpeg-4/H.264/H.265
■ 觀景窗:369萬點,更新率120fps
■ 螢幕:3吋103萬點側翻觸控式
■ 記憶卡:雙SD(UHS-II),其中一卡槽兼容CFExpress A
■ 連接埠:USB Type-C、HDMI Type-A、3.5mm麥克風與監聽
■ 電池:MP-FZ100
■ 續航力:520張/580張(EVF/LCD)
■ 重量:約658g(含電池與記憶卡) 

建議售價
新台幣 64,980元(單機身)

首先在核心的感光元件方面,Sony A74採用全片幅背照式感光元件,將畫素由上一代的24MP升級為33MP,這項規格差不多剛好介於A73(24MP)與A7R3(42MP)之間,不過隨著畫素增加,A74的處理能力、連拍速度、連拍緩存空間並未因此減少,反而還增加不少,A74同樣也搭載了機身內置的五軸防手震系統,防震級數由上一代的5級提升為5.5級,正面造型仍然維持一貫的家族特色,十分簡潔,不過令人有些出乎意料的是,A7 IV字樣並未打在機身上,而是相當低調的印在機身左肩部,正面型號字樣僅顯示A7,機身的整體設計較偏向A7S3,而與過往的A73有所區隔。

比照旗艦機種的機身配置

機身右肩是改變比較多的部分,原本的C1鍵改為錄影鍵,而原本的C1鍵則移到原本錄影鍵的位置。這裡有個重點是模式轉盤,它將錄影模式、S&Q模式給獨立出額外設計一個撥桿,讓使用者可以快速的在拍照和錄影模式之間切換。這樣做有個好處,過去在錄影模式下要調整曝光模式必須要進選單,無法快速做調整,但在現在拍照和錄影模式可以個別調整,並且A74機身允許拍照和錄影兩種模式存在不同的曝光參數和拍攝設定,舉例來說,就像是拍照可以套用一組光圈快門白平衡、而錄影模式可以套用另一組光圈快門白平衡。除此之外,原本的 EV 補償轉盤也改成了可以鎖定的後滾輪,同時不再僅限於EV補償這項功能,而是讓使用者可以自定義,這等於也讓A74變成一台具備雙後滾輪的機種。機身背面的配置與上一代A73大致相同,不過細部仍有變化,像是按鍵變得更大更好按、回饋感更明顯,同時小搖桿也比照A7R4設計,觸感與摩擦力都更好。機身左肩低調的印著A7IV字樣,這也是全機上下唯一印有機身型號之處。此外,A74的背帶扣環也比照A7S3的標準,採用不會晃動的設計,這可以確保在錄影時不會收進因為背帶扣晃動而產生的噪音。此外,A74也終於搭載側面翻轉式螢幕,但它僅具備108萬點的解析度,以這個級距的機種來說確實是太少了,雖然說相較上一代A73螢幕的92萬點有所進步,但以同級機種來看,仍然遜於對手的210萬點。

操作檢視

比照旗艦機操作水準Sony A74最大的特點在於引入了新的雙層模式轉盤,可以在拍照與錄影模式之間快速切換,機身的人體工學設計與A7S3大致相同,不過握把部分有再稍稍加厚,以輕巧型的全幅無反機身來說,握持手感已經可以算是第一線的水準。

機身右肩新的雙層模式轉盤可快速切換拍照與錄影模式,同時也具備獨立錄影鍵。

側翻式翻轉螢幕3吋103萬點螢幕,解析度雖有進步,但離主流規格仍有一段距離。

機背操作鈕操作大致延續A7R4第四代機種邏輯,同時按鈕加大、回饋感也更好。

握持手感升級握感相較上一代A73大幅進步,構型近似於A7S3並進一步增厚處理。

稍有缺憾的4K 60fps錄影

Sony A74具備4K 60fps的錄影能力,不過這必須在 Super 35mm 模式下才能達成,也就是必須裁切,若需錄製全幅無裁切畫面的話,則僅具備4K 30fps,就裁切這點來說,不免還是令人覺得稍稍有些可惜。撇除裁切這項缺憾,A74的錄影規格還算是給的十足,其中4K 30p是由7K超採樣,4K 60p Super 35mm模式則是源自於4.8K超採樣,兩者最高都支援4:2:2 10 Bit的錄製規格。此外A74也具備 XAVC S-I 全幀內壓縮格式,最高流量可達到600Mbps,A74也可以錄製代理檔案(Proxy),因應專業錄影需求並利於後製剪輯。Sony 為A74設計了一些新的錄影功能,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對焦圖」,這項功能相當於是將相機運算景物的邏輯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給使用者,在焦點前景的部分會用紅色方塊顯示,在對焦點後的物體會用藍色色塊顯示,讓使用者可以更快速的判讀對焦物體是不是在焦點內。除此之外,A74也搭載了一項新功能是「呼吸效應補償」,這項功能藏在 Sony 鏡頭補償的選單內,它可以補正錄影時產生的呼吸效應。不過必須要注意的是,呼吸效應補償作用原理是靠畫面裁切來達成,也就是說開啟補償之後,錄影的視角會變得更小,不過這項功能必須是 Sony 官方推出的鏡頭才可以使用,也並不是每一顆都有支援,使用者可以上 Sony 官方網站查詢。

介面檢視

更精進的人機介面感光元件與影像處理器同步更新,採用了與A7S3、A1同等級的雙Bionz XR 處理器,處理速度方面提升了八倍,機身連接埠原則上幾乎沿用了A7S3的設計,最大亮點就是全尺寸 HDMI埠(Type A),可以看出A74針對錄影用戶的企圖心。

電子觀景窗EVF解析度進一步提升為369萬點,同時也支援120fps高更新率。

雙記憶卡槽均支援 SD USH-II 規格,其中一卡槽同時相容於 CFExpress Type-A。

感光元件採用全新感光元件,具備3300萬畫素以及4K 60fps錄影能力。

連接埠除了 USB Type-C 埠之外,還採用了全尺寸的 HDMI Type-A 埠。

由超值轉向多工角色

Sony A74的推出對相機界來說理應是件大事,這一部分是源自於A7系列的成功,將相機市場由傳統單眼往全幅無反相機跨了很大的一步,而A74的動向之所以令人注目,也在於大家都在關注它能否複製A73的成功,以及是否具備像是A73那樣的影響力。我們從各項規格與產品定位來看,與A73不同的是,A74就定位來說比較像是一台綜合型用途的相機,它著重的不只是拍照,還有錄影,例如全尺寸 HDMI Port、比照A7S3的機身設計、操作邏輯、更好的錄影格式4K 60p、對焦圖、呼吸效應補償等等。因此我們會認為A74應該會是一台同時適合拍照與錄影使用者的相機,如果你同時擁有拍照與攝影方面的雙重需求,那麼它確實相當適合,但如果你是一台拍照重於錄影、或是錄影重於拍照的使用者,那麼還有其他機種可以選擇。總合來說,A74走的是一條與A73截然不同的路,但相同的是,A74仍然是一台值得購買,且完全可以列在2021年熱門相機的選項之一,它的規格與功能雖然不能說是完美,例如4K 60p裁切與103萬點螢幕仍然是個不小的缺憾,但它仍然是台有足夠誠意的相機。

實拍範例

微距實拍(焦距:600mm 快門:1/800秒 光圈:f/6.3 感光度:ISO 800 模式:M)

大光圈實拍(焦距:135mm 快門:1/6400秒 光圈:f/2.5 感光度:ISO 200 模式:M)

總評結語:雖有缺憾但仍值得推薦

規格 ★★★★☆
以入門中階機種而言雖然仍有一點小缺憾,但以拍照和錄影的多工用途來看,Sony A74規格仍算是有誠意。

操作 ★★★★☆
大抵沿用 Sony A7S3的設計,同時加入新的雙層式轉盤,對於拍照錄影雙修用戶而言是很好的操作改進。

錄影 ★★★★☆
在4K 30p錄影時具備7K超採樣,畫質出色,在4K 60p時則為4.8K超採,但僅支援裁切的Super 35mm模式稍嫌可惜。

拍攝及功能 ★★★★☆
新的33MP背照式感光元件、10fps連拍速度與新的動態追焦系統,讓 Sony A74可以適用於相當多的拍攝場合。

本文同步刊載於PC home雜誌
Sony Ear Duo- 無線開放式耳機內建語音助理歡迎加入PC home雜誌粉絲團

Furch
作者

前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現任furch lab 攝影實驗室站長,Canon Taiwan合作講師、Sony Taiwan講座講師、正成貿易合作講師、Sony Pro Support攝影師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