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家的 Facebook 應該都被《商業周刊》洗版了吧!因為一則報導讓統一不滿,導致最新一期《商業周刊》沒有在全台 4800 家 7-11 上架,但隨著話題延燒,統一後來又表示是誤會,將在今日上架 7-11。這起事件也成為「通路壟斷」以及「網路社群影響力」案例的活教材。
商業周刊總編輯郭奕伶在 17 日凌晨發表了一篇 抱歉,1313期《商業周刊》在7-11缺席了!文章。表示昨日週三下午,收到 7-11將停售本期《商業周刊》訊息,商周被冰凍在通路商手中。原因指出一篇四百二十二字的報導,竟是肇禍元兇,內容與統一的人事異動有關。
商周聲明如下:
每週三晚上,是人們可以在全省便利超商、書局,接觸到最新一期《商業周刊》的時刻。
然而,一個意外發生了。本週三下午,我們接到一個訊息:「7-11將停售本期《商業周刊》」。七點鐘,消息被證實,一本本商周被冰凍在通路商手中。
台灣最大通路商7-11,無預警的,將兩岸三地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停售」!
他們,拒絕將商業周刊鋪送至全省四千八百家門市。一篇四百二十二字的報導,是「肇禍元兇」,內容與統一超的人事異動有關。
就在中國《南方周末》事件發生時,台灣竟然也出現通路試圖操縱新聞的案例,我們相信,這不是第一例,也不會是最後一例。此一事件,不只是單一通路與單一媒體的利益衝突,這攸關台灣在華人世界最珍貴的新聞自由地位。如果我們不發聲,如果我們在通路前表現怯懦,台灣的新聞自由,勢將在沉默中被謀殺。
很遺憾的,過去戒嚴時代才會發生的事,竟然發生在此刻;過去新聞局對新聞安檢的角色,竟然由一家營收逾千億的民營通路業者接手。
存真求實,是《商業周刊》的信仰。即便創刊前七年,財務最困窘之際,創辦人天天在銀行軋三點半頭寸,我們仍不受利誘,不畏脅迫。一路走來,我們從未改其志。行過低谷,如今,靠著所有台灣讀者的支持,《商業周刊》貢獻了一個台灣奇蹟:我們是全球唯一,財經雜誌發行量可以超越八卦雜誌的國家。
我們深知,這一切,源自讀者的信任;時時刻刻,我們把讀者知的權利放在第一位。
《商業周刊》成立二十五年,7-11一直是我們重要的夥伴。藉由這個通路,我們跟讀者接觸,向社會發聲、實踐「先進觀念、輕鬆掌握」的使命。
公正、客觀,向來是我們無可救藥的堅持,若報導內容有誤、不夠嚴謹,歡迎各界指教,更歡迎來函更正、甚至提起訴訟,我們絕不推托閃躲。但是,若有人意圖影響新聞獨立,我們不能,也不應向強權低頭,必須守護台灣最珍貴的自由土壤。
也因此,即便我們擁有媒體,掌握龐大的影響力,每週閱讀商周的讀者高達百萬,但面對台灣最重要通路之一的壓力,我們也不會以新聞版面傳遞涉己事務的私人情緒。因為,這不是讀者對我們的期待。
在此,謹向讀者致歉,尤其是習慣在統一超商與我們會面的讀者。但是,為了台灣越來越稀薄的新聞自由空氣,請容許我們選擇這條路,我們,要守護最後一方新聞淨土!
商業周刊總編輯郭奕伶 2013.1.17.凌晨
這是商業周刊成立二十五週年,第一次在統一超商缺席。
通路壟斷早就來臨了
除了「媒體壟斷」之外,「通路壟斷」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話題,尤其是統一集團的旗下超過 4800 間 7-11 超商,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仗著通路的市占率很高,出現過許多惹惱統一遭到報復的案例,例如多年前《中時晚報》曾因為頭版報導統一遭「千面人」下毒,後來中晚都被 7-11 放在報架最下方,導致報紙銷量大跌的經驗,最後是靠中晚高層向統一高層「解釋」後才落幕。
以雜誌而言,包含我們的姐妹刊物 PChome 電腦家庭雜誌和 PCADV 電腦王雜誌也都有在 7-11 上架,或多或少都聽聞 7-11 強勢作為的事件。商周與我們同屬城邦集團,這起事件也成為編輯們早上的共同話題。
▲該文刊登出,短短數小時在 FB 便獲得 1.6 萬個讚。(小編寫好文後,已經變成 2.4 萬個讚了)
網路社群興起,另一種聲音的力量
不過統一忽略了網路社群(媒體)的力量,抱歉,1313期《商業週刊》在7-11缺席了!該文刊登後,短短幾小時在 FB 就累積超過 2 萬個讚,話題立刻在各大社群網路、討論區傳開來。其實在商周官網也找的到這篇始作俑者原文:統一再添高家人 高清愿孫女進駐。 一則短短 400 多字的新聞被更多原本不是商週的讀者見到,這或許是統一始料未及的。(題外話,《天下雜誌》也有相同的文章 7-11老總換人 三波人事大震盪,卻沒有因此被 7-11 拒絕上架)
過了數小時後,統一透過 7-11 的 FB 粉絲頁宣傳了以下內容:
敬致各位喜愛7-11的粉絲們
特別跟各位粉絲說明一件事情
昨晚由於物流配送作業不及
因此造成商業週刊雜誌來不及上架
經今天內部緊急協調作業
預計今天下午起就會陸續配送到各門市
所以下午粉絲就可到7-ELEVEN買商業週刊了
造成粉絲不便還請大家多見諒喔>////<
這番話究竟是真的,還是自圓其說,就留給讀者做判斷了。根據 ETToday 報導致電 7-11,公關部也表示因物流配送作業不及所以才無法上架,會在下午陸續上架,純屬誤會一場。不過有自稱 7-11 大夜班的員工表示看到有一張寫著「不上架」通知單,也有人在 FB 上供出通知單真相(上)(下),直接給統一來個當頭棒喝。
更有趣的是全家 FamilyMart 還藉題發揮,趁機拉抬一下買氣。(更新:有網友表示全家 FamilyMart 並非為了本次宣傳,活動從1/9就開始了,贈送的咖啡券附在商周內。雖然該則廣告被取消,但活動本身沒有取消)
商周總編輯在午間又寫了一篇新文章缺席的力量—謝謝所有網友與台灣公民,表達因為網友的力量,讓雜誌晚了十五個小時後終於能解凍上架。內文也提到「雖然在超商聲明中,我們只看到「物流配送做業不及」的原因,也期待能夠有更好的說明。」
通路壟斷的年代,廠商有沒辦法自食其力?
類似的經典案例,還包含台灣網路遊戲公司遊戲橘子,早在 2004 年就因抽成比重與統一超協商破裂,被停止在 7-11 銷售長達一年;在 2011 年也因為上架費談不攏,GASH 點卡與產品包更直接遭到四大超商下架。T客邦先前也報導過退出四大超商,遊戲橘子營收仍成長,靠著增加更多網咖等其它通路,以及手機付費等方式,遊戲橘子 2011 年 1 到 5 月的收入比起 2010 年同期都成長至少一億左右。
不過從這幾次經驗來看,無論是《商業周刊》或遊戲橘子,都是在該領域相當知名、屬領導性的品牌,也因此具備對抗通路的實力。對於比較小的廠商而言,少了數千個通路無疑是非常大的影響,因此未來類似通路壟斷衍生的事件,恐怕還會默默上演。
(後面還有商周原文分流)
> ※ 引述《tandee》的留言:
> > 我的意思是,不要被全家拐了,統一也是可以間接獲利的=_=
> > 可以去書店買雜誌阿(還可能比較便宜)
>
> 統一超商的性質
>
> 比較像是企業化的雜貨店
>
> 就這點並無什麼大通路之處
>
> 人們到超商
>
> 不是買吃的就是買喝的
>
> 常見買報紙的偶爾有網購的
>
> 也不見人有買書或雜誌的行為
>
> 如果可以的話
>
> 可以連合國外的亞馬遜網路書店
>
> 來打擊小七才是有效的辦法
>
> 亞馬遜書店的規模足以把小七封喉了
這間雜貨店不只買吃喝,
還賣書籍雜誌 點數卡 高鐵票 還能會衣服,最近還有賣蔬菜
規模與格局已經不能用雜貨店來形容
便利商店等零售通路的雜誌銷售量出乎你意外的多
很多人不願意多走幾步路去書店
大多是去便利商店買雜誌順便買個飲料之類的(或是相反)
某些層面來說,對雜誌而言便利商店比書店更重要
(因為你經常會去便利商店,但不會經常去書店)
再者,除了銷售通路壟斷外
有沒有人注意到,當7-11坐大後其他商品都消失了
你去看看7-11冰櫃裡面,剩下多少不是掛上統一品牌的飲料?
甚至連7-SELECT這種品牌都獨占一個冷藏櫃
它只餵給你它願意給你的,獨大對於自由經濟市場來說絕對不是好事
> 這間雜貨店不只買吃喝,
> 還賣書籍雜誌 點數卡 高鐵票 還能會衣服,最近還有賣蔬菜
> 規模與格局已經不能用雜貨店來形容
你的想法已經膠著在小七身上了
就是沒看到另外一間比小七更大的亞馬遜網路書店
網路是一個很好的銷售通路
美商亞馬遜來台技術交流的話
勢必就會改善這種狀況
亞馬遜是全世界最大的網路書店
統一超商也只不過是台灣很強但全世界不強的零售商而已
這兩家規模不一樣喔
我記得台灣有一家統一投資的博客萊網路書店
若是亞馬遜網路書店能來台的話
情勢會大為改變的
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
思維還綁在台灣身上
那似乎落後其他國家很多很多了
其餘的就不解釋那麼多
<( ̄︶ ̄)>
拿個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是要談什麼......?
你還是沒回答商周不在7-11上架的話要如何解決的困境
誰都知道如果亞馬遜有來台灣開分部,當然是個選擇
但是根本連屁都沒有,是要講什麼...牛頭不對馬嘴
> 台灣又沒有亞馬遜,亞馬遜來台灣再討論也不遲
> 拿個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是要談什麼......?
> 你還是沒回答商周不在7-11上架的話要如何解決的困境
> 誰都知道如果亞馬遜有來台灣開分部,當然是個選擇
> 但是根本連屁都沒有,是要講什麼...牛頭不對馬嘴
現在的狀況已經很嚴重了
指的是台灣的財團
如果說一個關心商業的周刊
不知尋求國際的力量
那會僵持非常久
最後把自己弄傷了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而且台灣的出版業
沒有成長很久了
可以利用這次危機化轉機
這樣的力量會比以前更為強大
以上了
但是似乎有些問題你沒想過
1.週刊每星期上架,有多少人會去網路書店買週刊?與其去網路書店等他上架,還要寄送到你家(送到你家或許下期都快出了),不如直接訂閱。這跟去便利商店消費的族群並不是同一群人,網路通路賣書或許可以,但是你有聽過有人經常在博客來買週刊的嗎?
2.亞馬遜或許在某些國家很吃的開,但是台灣已經有個叫做博客來的網路書店,它作的事情就是亞馬遜在做的事情(除了電子書)。另外,它還有7-11做為通路後盾(是的,博客來也是統一集團的),今天訂明天拿。亞馬遜就算來台灣,它還是要解決通路的問題,不是網路商店就不需要通路商的幫忙。
3.台灣目前根本沒有亞馬遜,為了銷售通路,如果商周還特地去找亞馬遜聯盟,凹亞馬遜來台灣設點,這才是奇怪的事情吧...其中的利益跟本不值得去做這件事情。(況且還可能失敗)
因為"某一期"沒辦法上架,所以就跑去找亞馬遜結盟,這看起來是很好笑的事情。(其中的利益並沒有這麼大)更何況,對方為什麼要為了你一家台灣在地的週刊而來台灣設據點,根本沒有動機阿,台灣已經有一家經營已久,又頗具規模的博客來,就算來了也不見得有賺頭。
扯遠了,統一集團壟斷通路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最後你只會買到他願意賣給你的東西,願意給你吃的東西。架上全都是統一集團的食品 飲料 商品,甚至是這次討論的傳播媒體。台灣沒有可以抗衡的通路是最大的問題,獨大之後的下場,吃虧的永遠是消費者。如果你覺得這樣是合理的,那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 網路是個好的通路沒錯
> 但是似乎有些問題你沒想過
外國在經營上都會簡化
而且每個公司都需要開發新的通路商
通路商是什麼?那就是零售業
零售業的基礎是什麼?那就是快遞運輸系統
再者台灣的快遞系統有國外廠商
亞馬遜根本不用與小七等通路結盟
UPS\DHL\FedEx<都還是美國快遞公司
這種事不是消費者的損失
而是商業周刊的損失
因為現在的網路新聞很發達
從以前的紙本跳脫到電腦主機
> 這次統一的應變能力確實可以受公評,但沒人懷疑商周編輯發那篇文章的目的嗎?如果沒有那篇文章,多少人會注意到商周沒在7-11上架,大概也只有常去7-11買商周的人,而且這些人可能看到沒賣,只會轉往其他的便利商店或是書店買就算是,但現在這件事鬧上了新聞,讓統一打了嘴,商周換到了大家的同情,銷售增增日上(有這麼順利!?)
> 就我來看,這不過就是兩家企業的戰爭!(通路對上媒體),商周是否真的是為了捍衛言論自由(不在7-11就沒辦法買到?),還是只是利用媒體修理來修理通路(統一的公關這次真失敗,承認總比推到物流好),就是自由心證了...
商周最多只能說「自我防衛」,根本談不上您所謂的「陰謀論」;至少商周編輯不會讓人覺得是「文化流氓」, 反倒7-11統一超商讓人覺得是「通路流氓」
再說媒體是公器有報導真相義務,人們亦擁有知的權利! 鬧上新聞更好讓人檢討改善,修訂法律更趨完善! 相信這就是大家所以要鬧大的原因... <( ̄︶ ̄)>
難怪商周會被封殺
難怪最近反媒體財團壟斷運動會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