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鋒相對的談話應盡量避免。
改善多餘的發語詞
發語詞是指說話起始的詞彙,幫助自己說話的小習慣,像是「嗯」「呃」「那個」,或是順口說出的特定語句,如「接下來」「然後」。但是過於頻繁使用發語詞會讓人感到不耐煩,模糊說話的焦點;而無意義的發語詞會被給人缺乏自信,或是言談拙劣等負面印象。
我們可以試著參考別人的演講,擴充自己發語詞的變化性,並避免重複使用特定的發語詞。
▲發語詞是一把雙面刃。
嚴禁髒話
某些人認為髒話可以促進同濟間的向心力,雙方交談時髒話滿天飛。殊不知髒話是非常糟糕的東西,粗鄙的內容令聽眾感到不快,還會傷害自己的格調。某些人甚至將髒話當成發語詞,難聽的字眼從嘴巴源源不絕地湧出,令人不敢恭維。髒話具有絕對的負面影響,有百害無一利。不用考慮了,停止講髒話就趁現在。
▲不說髒話,提升自己的格調。
愉悅聲調具正面效應
筆者以前有位同學,早上都會熱忱地和大家打招呼,整間教室的氣氛跟著煥然一新。說話的聲調代表那個人的心理狀態,聲調愉悅的人內心一定也是愉悅的,這種愉悅的心情會帶來自信心,並將這份愉悅傳給身邊的人,形成良性循環,帶來十分正面的效應。
這種現象可以用科學來佐證。愉悅的聲調可以維持人體內的神經傳導物質「去甲腎上腺素」的恆定,促使體內分泌多巴胺,讓大腦的Alpha波展開運作,帶來好情緒。換言之,愉悅的聲調可以刺激大腦活性化,替自己和身旁的人帶來正面情緒,何樂而不為呢。
▲愉悅的聲調能夠帶動團隊氣氛。
口氣柔和能夠穩定心情
柔和的口氣具有優良的泛用性,聽眾會樂於聆聽你的發言,亢奮的對象會冷靜下來,頑固的人物可能改變初衷,在與長輩上司陳述意見時最能發揮效果。不疾不徐地陳述自己的主張,避免攻擊性的言詞及態度,也會給對方「我準備聆聽你的說法」的印象,讓對方感受到重視與尊重,對方才會用理性考量你的主張。
▲以柔和的口氣應對紛爭。
活用肢體語言
肢體語言包含臉部表情與手勢,是增加說話印象的至寶。如果對話只靠嘴巴,聽眾就只能用耳朵來試圖抓住你的說話內容,沒多久大概就會打盹甚至找機會閃人,這時就要靠肢體語言來彌補其不足。講到要點時擺出凝重的表情,晃動手指或是點點頭,聽眾腦海中會將你的動作與話語之間互相聯結,達到加深印象的效果。
學校的課堂授業是最需要肢體語言的場所。學生在學業與考試的壓力下變得麻木不仁,這時就需要老師的動作演出,像是用粉筆敲黑板、說出「考試經常會考這個,尤其是我的考試」的提示,都能喚起學生內心的雀躍之情,帶動課堂的活力。
▲肢體語言能夠加深對方印象。
尋求別人意見
想知道自己談話的缺失與不足之處,徵詢親戚朋友的意見是最快的作法,我們可以根據這些意見來改進。這些意見可能不會很中聽,卻經常能夠命中癥結所在,更何況被親友指正總比被上司指正好,後者的狀況光用想的就渾身發麻。
結語
這邊列出的僅是基本的說話概念,決大部分都是轉念間就能辦到的小撇步,不會造成額外負擔。只要養成說話的好習慣,就可以成為自己的無形至寶,受益無窮。有機會的話請務必試試看,讓自己成為聽眾和朋友眼中的熱門人物。
這些東西難道不基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