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研究發現AI比人類更懂得迷因梗圖,人類連幽默感都輸給機器人了嗎?

研究發現AI比人類更懂得迷因梗圖,人類連幽默感都輸給機器人了嗎?

迷因梗圖,這個在網路世界風靡已久的幽默形式,如今也面臨了 AI 的挑戰!一項最新的研究指出,在迷因梗圖的文字創作上,AI 的表現平均而言竟然超越了人類。這項結果讓許多人驚呼:難道 AI 真的要取代人類的幽默感了嗎?

這項研究由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德國慕尼黑大學和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的國際研究團隊共同進行,他們比較了人類獨立創作、人類與 AI 協作,以及完全由 AI 生成的迷因梗圖文字在幽默感、創意和分享度上的表現。

研究結果顯示,完全由 AI 模型(使用 OpenAI 的 GPT-4o)生成的迷因梗圖文字,在平均得分上竟然高於人類獨立創作和人類與 AI 協作的作品。這意味著,AI 在掌握大眾幽默感方面,似乎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厲害。

AI 如何辦到的?

研究人員認為,這要歸功於 AI 模型接受過大量網路資料的訓練,使其能夠辨識出廣泛受歡迎的幽默模式。換句話說,AI 就像是一個「幽默資料庫」,能夠從中提取出最能引起共鳴的元素。

研究團隊設定了三種測試情境,分別是:人類獨立創作、人類與 AI(GPT-4o)協作、完全由 GPT-4o 生成。為了更深入了解 AI 和人類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現,研究人員選擇了三個相關類別進行測試:工作、食物、運動等三個面向。

而經過測試後研究發現,AI 生成的迷因梗圖文字在幽默感、創意和分享度上的平均得分更高。但是人類在最佳的個別迷因梗圖作品中表現更出色。值得澄清的是,AI 模型並未生成研究中使用的圖片。相反,研究人員使用了流行的、預先存在的迷因範本,並由 GPT-4o 或人類參與者為其生成文字。

研究發現AI比人類更懂得迷因梗圖,人類連幽默感都輸給機器人了嗎?

而在三組測試情境中,人類與 AI 協作的作品最具創意和分享度,使用 AI 協助的參與者產生了更多迷因想法,但平均品質並未提升。此外,使用AI協助的參與者,對迷因的原創性略為下降。

研究發現AI比人類更懂得迷因梗圖,人類連幽默感都輸給機器人了嗎?

然而,這並不代表人類在迷因梗圖創作上毫無勝算。研究發現,在最佳的個別迷因梗圖作品中,人類獨立創作的範例仍然是最有趣的,而人類與 AI 協作的作品則最具創意和分享度。這顯示,人類在創造「神來之筆」般的幽默感方面,仍然保有獨特的優勢。

研究指出,AI 的優勢在於能夠辨識廣泛受歡迎的幽默模式,以及快速生成大量迷因梗圖文字。但人類的優勢則在於能夠創造出獨特且具有個人風格的幽默感,並且能夠賦予迷因梗圖更深層次的意義和情感。

研究的限制與未來展望

當然,這項研究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迷因梗圖文字的創作時間相對較短,參與者可能沒有充分發揮 AI 工具的協作能力。此外,使用眾包評估者也可能引入主觀性和對主流幽默的偏見。

研究團隊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探索讓人們扮演「策展人」的角色,利用 AI 快速生成多個想法,然後由人類來選擇和完善最佳的作品。

 

這項研究無疑為我們帶來了關於 AI 與人類在創意領域合作的新思考。AI 或許能夠在平均水準上超越人類,但人類的獨特創意和個人經驗,仍然是無法取代的。

或許,未來的迷因梗圖創作將會是人類與 AI 攜手合作的時代,AI 負責提供源源不絕的創意靈感,而人類則負責賦予作品更深層次的意義和情感。

janus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曾為多家科技雜誌撰寫專題文章,主要負責作業系統、軟體、電商、資安、A以及大數據、IT領域的取材以及報導,以及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