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敘述今天這個大題目之前,且讓我們先回到當iPad還是款謠傳神物的那個年代。對於報紙雜誌等出版業來說,無疑給了他們「iTunes模式新聞」這樣「賺大錢」的想像,意思就是讀者可以付月費來訂閱「讀到飽」的內容。遺憾的是當時並沒有成真,但直到現在還是有內容供應商持續努力中,只是現在改了稱呼像是「Spotify的雜誌」或「Netflix報紙」。
最近Magzter這家公司就提供了讀到飽服務,只要月付9.99美金就可以暢讀兩千本雜誌。大多的內容來自國際出版集團,Magzter從印度起家,目前總部位於紐約。目前有不少雜誌是來自美國的出版社,像是Maxim與Mens Fitness。
Magzter的訂閱功能其實與更早出現的NextIssue類似,提供讀者暢讀超過140本頂尖的雜誌,也是收費9.99美金。其他像是Blendle這家荷蘭公司就試著想要提供類似iTunes風格的報紙服務。NextIssue背後不但有來自超大出版集團像是Hearst、Conde Nast以及News Corp.等的奧援,近日也從包括Kohlberg Kravis Robers這樣的風險投資集團拿到了五千萬美金的投資,因此還是有不少人相信這樣的模式能成功。
然而,Gigaom的資深專欄作家Mathew Ingram便無法對類似這樣的服務燃起閱讀的熱情,他表示原因有下列幾種。首先是這些服務業者所打造的用戶介面總是很接近「書架」或是「書報攤」的樣式,這讓用戶難以瀏覽。同時,雜誌的型態充斥著PDF格式的檔案,實際上都是現在紙本雜誌的頁面直接轉成大型照片。檔案格式也相對偏大而變成裝置的累贅。
另外一個Mathew Ingram不看好的懷疑原因,乃是雜誌內容在幾個重點上無法比照Spotify或Netflix的運作模式。音樂或影集串流服務的優勢是來自聽眾或觀眾常常會反覆聽同一首歌或是同一部電影,並且願意為這樣的行為付費。反過來說,真的會有讀者願意一讀再讀同一篇新聞或是雜誌嗎?
但這種服務最大的問題就是「探索」。用戶熱愛Spotify、Rdio與Netflix與其他類似的服務是因為在這些平台很容易找到新內容,經由其他用戶分享的歌單以及系統智慧演算法,都可以為用戶推薦更多適合的新音樂或影集。
Netflix可能是現今具備最強大演算機制的服務平台,這也是他們花費上百萬的金額投資調校系統後才推到用戶方。這點在NextIssue款的雜誌吃到飽服務上完全看不到,所以他們也只能用老掉牙的方式讓讀者一頁一頁虛擬「翻閱」雜誌。
Magzter表示他們已經解決在數位雜誌平台「探索」的問題,並且他們的推薦引擎可以針對讀者點閱的內容,判斷演算哪些新刊適合推薦給讀者。但這種推薦方式實在難以實踐,尤其平台中有高達兩千本以上的雜誌,Magzter真的破解了這個難題嗎?還有待時間驗證。
這些閱讀服務的底線也許還能應付讀者找尋自己有興趣的雜誌,但他們為讀者發掘新內容的能力實在不敢領教。所以用戶必需使用像是Prismatic、Nuzzel或Digg Deeper這樣的服務,也就是吸收用戶在社交媒體一舉一動後,根據從追蹤對象分享或讀了什麼內容後推薦文章給用戶。
另外一個「雜誌吃到飽」的缺陷是把雜誌「本身」看待得太重要,儘管在現今的媒體環境中,「社交分享」已經快速地變成「探索」最重要的工具。「文章」已經毫無爭議變成「內容」的基本單位。這就好像iTunes或Spotify要用戶依照專輯瀏覽而不是根據單曲。
或許上述批評對NextIssue或Magzter太嚴苛,畢竟Magzter有超過兩千萬的用戶,而短短在一年間可是暴漲一千萬名讀者,所以這類型的服務可能還非常有市場。
回過頭來看看本地情況,年營收保守估計二十億的KKBOX早就證明音樂吃到飽已經是美妙的商業模式,而像是城邦集團近日推出的「隨身N本」也加入了月租看到飽的戰局。台灣本地數位出版的困境其實上述編譯內容都略有重疊,像是用戶介面、檔案格式只是PDF、無法推薦更多合適內容等,都讓多數讀者徘徊在食之無味但又棄之可惜的感受中。
或許內容大堆頭的書架型態無法命中大眾讀者的確切需求,但如果專營內容的一個領域,像是推理小說、飲食生活或是建築設計等,內容全都是熱愛這個分類的讀者所需要的。假設閱讀介面、訂閱機制與內容都更完善,用戶是不是更能夠投入數位雜誌呢?這正等待有心志士在未來實驗了。
編譯報導:顏司奇,主要資料來源:gigaom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