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是硬體之島,卻無法做出新硬體?從CatFi看台灣硬體新創的挑戰

為什麼台灣是硬體之島,卻無法做出新硬體?從CatFi看台灣硬體新創的挑戰

奇群科技所推出的貓臉辨識智慧型餵食器CatFi宣布難產!消息一出讓眾多支持者心碎不已。奇群科技創辦人宋牧奇則透過一封公開信,說明團隊因錯估開發成本、設計難度,導致產品遲遲無法推出,若短期內製造、資金問題無法解決,可能將終止專案進行。


這起事件,不僅讓話題迅速在社群中發酵,也讓人深思硬體新創團隊的難處。的確,硬體產品的研發周期比起軟體、網路創業要來得更長,從產品打樣、找供應鏈、生產,一直到要如何控制良率、庫存等,當中都有許多需要重視的眉角,只要其中一個小環節出了差錯,容易解決的也許多花點成本修正,更糟一點卻得打掉重來。

宋牧奇在聲明當中提到的三個錯誤,「嚴重低估開發成本」、「硬體設計超越預期」、「沒有提早跟贊助者溝通」,其實正反應了創業者到群眾募資平台做硬體募資案會遇到的幾大問題,值得作為其他新創廠商的借鏡。

身為硬體之島的台灣,為什麼像這樣創意十足的新硬體會鎩羽而歸?硬體新創團隊上群眾募資平台成功達標後,又可能會面臨哪些挑戰?

為什麼台灣是硬體之島,卻無法做出新硬體?從CatFi看台灣硬體新創的挑戰

產品驗證最重要,且要做好資源分配

「這跟台灣有沒有好的硬體生態系一點關係也沒有。」HWTrek執行長王仁中直言,目前大部分的創業者,做的都是軟硬整合的項目,也就是所謂的物聯網(IoT)產品。不過,正因為IoT產品複雜,團隊又出身軟體背景,相對而言要做軟硬整合的產品也困難,問題是出在當初產品沒有做更詳盡的驗證,才導致錯估了硬體開發成本。

「生產製造不會只是跟工廠端,工廠應該是最後一步。」王仁中建議,在進入生產階段之前,就要進行市場驗證與小型量產測試,才不會導致接觸代工廠商的時間太晚,產品都出去了卻又遇到問題做不出來,而在至少能夠簡單的驗證產品功能之後,再進行下一步的募資或行銷活動,會是對於新創團隊來說較完善的資源分配。

開模、規格、良率...量產是個大問題

「要做模型很簡單,但要邁入量產就是個大問題。」也曾在 Kickstarter,推出防水手機遠端網路遙控Qmote,2天內就募得3萬多美元(約台幣近百萬元)的團隊 Qblink總經理陳紹俊認為,在資源有限下,必須先從最小可行產品的實現(Minimum Viable Product)出發,要小量試產很容易,但無法量產就沒用。

「做硬體會遇到很多問題,也許一個小環節出錯就得打掉重練。」陳紹俊說明,先前團隊在募資成功後,距離原定的日期也同樣延宕了近4個月才成功出貨,這之中就是遇到了一堆當初從來沒想過的問題。

為什麼台灣是硬體之島,卻無法做出新硬體?從CatFi看台灣硬體新創的挑戰

例如當初Qblink就遇到了材質、製程、無線電功能上的問題,導致產品不斷調整,也連帶拉長作業時間,時間一拖、成本也就跟著增加,「工廠那邊的製程開始增加,組裝也複雜、良率下降,我們增加很多測試的關卡,到最後的組裝時間比我們原先預估多了百分之七十!」最後,就連要出貨到國外的安規認證,也因為國外突然調整而卡關,「有太多不可能預測到的問題,很多事我真的沒辦法早知道。」


陳紹俊無奈說道,每一個關卡犯錯就會消耗材料,硬體創業不比軟體,code寫錯了可以重寫,產線發生問題後時間、金錢成本只會無限擴張。他也指出,目前台灣的代工環境走向兩個極端,一個是非常垂直的產業領域,例如只做噴漆、模型等,另一個就是中間的組裝廠,但新創團隊的產品通常都是他們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所以溝通上也很容易出問題,導致產品跟供應鏈接不上。

從自身經歷出發,陳紹俊認為,要能將供應鏈整合完全,需要很多實際經驗的積累,所以新創團隊最好為自己預留至少9-12個月的時間,並適時衡量資金狀況是否足夠支撐。

要隨時掌握量產可能性與定價

南星創速器(SSX)創辦人朱宜振則認為,硬體新創團隊一般都有能力做出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POC),但是要進入「產品」階段就得走上新產品開發(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NPDP),在這部份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能夠走到這一步的人往往跟硬體新創是不同類型,部分硬體新創是跟軟體或者網路比較深關連的人出來做,也許有些人有過硬體領域經驗,但出來後資源也容易斷鏈。

另外,新創團隊往往會以為只要找到「大廠」就可以解決問題,雖然大廠或許可以解決問題,但是大廠直接下來解決問題的成本過大,所以也導致大廠不容易真的確實解決硬體新創團隊的問題,重點是要找到自己適合的,也就是「門當戶對」的廠商。

朱宜振認為,因為台灣缺乏真正的硬體加速器,難以確實有效協助硬體新創解決從概念驗證到實際做產品之間的橫溝。所以在募資前,新創團隊也許可以將可能的主要系統供應商或者是相關領域專家一起研究量產性,儘可能避免掉可能的風險,在上群募平台時,也能一邊掌握量產可能性及定價等問題。

少了信任?群眾募資是把雙面刃

硬體新創上群眾募資平台,專案達標後不僅要面對上述製造端的難題;另一方面,更同時考驗著團隊的社群經營以及危機應變能力。像是這一次奇群科技的事件,便是因為團隊上一波訊息在今年9月後就未更新,距離原先預定的出貨日延宕了9個多月,且訊息回復不夠透明及時,才讓社群開始躁動不安。

「專案管理永遠會delay,計畫做出本來就不可能準,對未來做預測本來就會有誤差。」FlyingV共同創辦人林弘全認為,硬體創業本來就會遇到很多難題,在研發初期、生產還未確實執行前,本來就無法確實抓定成本。尤其是在群眾募資平台上,大家的創意百花齊放,不同的個案都會有不同的難題要解決。

在募資平台上,群眾其實多半都了解產品有delay的風險,但在與群眾的溝通上,則是新創團隊可以再加強的地方。「大部份的群眾不是要逼你,他們要的是參與。」林弘全指出,群眾不會去質疑你的產品,但連帶的他們也不會知道產品開發的困難,重點是要顧慮到群眾的參與感,讓支持你的人知道現在的進度,才不會磨損彼此的信賴感。

 

數位時代
作者

《數位時代》,關注國內外網路創業生態,精選全球科技業的重要趨勢、創新模式和最新動態,並有記者第一現場的報導,以及各類社群活動消息。希望能協助讀者早一步領略趨勢脈動、領先掌握下一步行動的競爭優勢。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