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加速真的有用,但是…
盒裝處理器到手之後,其實第一件事就是想玩玩看傳說中的Intel Quick Sync轉檔加速。之前測試平台上多插了一張獨立顯卡,為了測試,只好特地把獨顯移除,讓內顯可以啟用。但是有點奇怪的是,筆者手上的MediaEspresso硬體加速選項居然離奇關閉,怎麼試都打不開。從工程版樣品的Core i5 2400測到盒裝的Core i5 2500都有這個狀況。更弔詭的是,這時候開始轉檔,成績居然比同樣關閉硬體加速的獨顯平台還要快。推測可能軟體相容性或驅動上還有修正空間。或是編輯同仁想將下雨元兇的筆者抓去阿魯巴的怨念太強造成。
▲明明沒看到硬體加速開啟,卻爆氣跑出25秒成績,這該不會是Intel的密技吧(汗)
就決定是你了,四核小天王
就測試表現來說,Core i5 2500實力相當堅強。預設時脈達3.3GHz,已經可以勝任許多日常工作,甚至可以懷疑「幹嘛用這麼好」的等級。雖說最大的遺憾是鎖了倍頻,但從測試表現來看,本身實力已經相當優秀。畢竟超頻還要多冒風險,花時間調校找參數,以現在就算一兩千元的處理器都有2.8GHz甚至3.0GHz以上的時脈,動不動就是雙核心起跳來說,超頻對使用者最大的意義,只剩下少數精銳玩家比拼手藝跟運氣的競技場合。
心動嗎?坦白說筆者覺得還好。不否認Intel在PC x86處理器這一塊,地位有如天皇老子,不管推什麼都很強。但是歷經LGA1156、LGA1366以來,頻繁變更腳位的作法引起了消費者的反感。LGA1155或許會是統一腳位的關鍵(嗯,如果刻意無視謠言很多,打算用LGA2011的X68晶片組的話),但P67與H67分野太明顯,選H67晶片組搭配的話,許多高階玩家喜愛的超頻就等於全部無用,還要被強迫推銷一個Intel HD內顯,選擇超頻選項較多的P67晶片組搭配的話,Intel內顯再怎麼強,通通都得要封印起來,而除了K系列以外的處理器,由於倍頻無法提升,架構上也不利超頻。選擇P67平台不搭配K系列處理器,好像給人一種「缺一角」的感覺。
但少了這些話題,回到本身性能上的提升,第二代的Core處理器確實有他了不起的地方。以往自動超頻都是主機板廠的絕活,從Intel Turbo Boost開始,超頻漸漸變得不再是組裝電腦的唯一指標,對手AMD同樣也針對這樣的趨勢,設計了「Turbo Core」這樣的功能。而這一代「2.0」開始,Turbo Boost的重要性開始增加,踏上4GHz的距離不再是遙不可及,或是只有少數精銳玩家才能達到的境界,而是更接近了一大步,可以說是相當了不起的地方。雖然改變的腳步實在太快,但是對於已經許久沒有升級配備的人來說,新架構是個值得一試的新玩具。
處理器規格
型號 | Core i5 2500 |
核心數量 | 4 |
執行緒數量 | 4 |
預設時脈 | 3.3GHz |
最大時脈 |
3.7GHz |
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 | 無 |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 有 |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for Directed I/O |
有 |
Intel 64 | 有 |
TDP | 95W |
製程 | 32nm |
千顆報價 | 美金205元(約新台幣5,938元) |
筆者的發票價格 (PChome購物含稅刷卡) |
新台幣6,870元 |
測試平台
- CPU:Intel Core i5 2500
- M/B:Asus P8H67-M EVO
- RAM:PNY DDR3-1600 4GB
- HDD:WD1002FBYS 1TB
- PSU:Seasonic X-400 Fanless
- Monitor:ASUS VK266H
- GPU:AMD Radeon HD 5750公板
- OS:Windows 7 x64
INTEL 的1156換1155連板子都要換..差的是哪一腳??或是都不同?!╮(╯_╰)╭
CINEBENCH R11.5的成绩不是越小越好吗?那不是代表2500输给2400?
> 天哪!! 過了一年,怎麼PChome購物含稅刷卡$6890 還漲了20元,原價屋的現金價$6480元。
原來CPU也可以這麼抗跌(摸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