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 home Life 經典好文】迴轉一百年,黑膠風華

刻畫入微的細膩來源

為什麼黑膠聽起來有厚度、層次豐富,詮釋人聲和小提琴別有一番韻味,其實一部分原因得歸功黑膠唱片。由於黑膠唱片是把音樂透過鋼針完整刻畫在黑膠表面上形成凹槽,不同於CD將聲音按照頻率切成好幾小段破壞細節,所以情報量非常充沛,幾乎沒有失真現象。

當你初次踏進唱片行不知該如何買唱片時,只需留意倘若是流行樂曲,簡單針對自己獨鐘的歌手或樂團即可;但交響曲就不同了,建議優先考量EMI、Philips、DECCA、DG、RCA Victor這幾間唱片公司發行的版本;另外也不妨選稍微重一點唱片,因為復刻版和1950~60年代做的唱片會比較厚,約180g以上,極具珍藏價值,聲音也更好聽。

另外有些唱片也能挑戰你的調音功力!例如柴可夫斯基1812號序曲的TELARC版本,因為這張唱片的頻率起伏較大,訴說著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故事,炮聲隆隆,調不好唱針很容易跳離唱盤喔!

細心照料,才能歷久彌新!

當黑膠帶給你如沐春風的樂聲後,怎麼能不好好呵護體恤它呢!所以說,搬一台黑膠播放機回家時,最好也順便買店家推薦的基本清潔行頭。

首先一定要有特殊抗靜電的刷子,才能清除播放機和黑膠唱片吸附的髒物;靜電槍的用意是消除黑膠唱片的靜電,讓表層不易沾染灰塵;唱針液和洗唱片藥水則兼具保養的功效。

音響店會販售專門洗唱片的機器,但一台將近兩萬多塊,最省錢的方式,就是拿海棉沾稀釋後沙拉脫慢慢洗,再自然晾乾。 除此之外,黑膠唱片一段時間沒拿出來欣賞,很容易長黴菌,所以收藏唱片的場所應擺在通風、不潮濕的地方。

【PC home Life 經典好文】迴轉一百年,黑膠風華

▲ MILTY PRO Zerostart 3除靜電槍 / 3,900元

【PC home Life 經典好文】迴轉一百年,黑膠風華

▲ LYRA唱針液 / 1,300元

【PC home Life 經典好文】迴轉一百年,黑膠風華

▲ 洗唱片藥水 / 1,800元

【PC home Life 經典好文】迴轉一百年,黑膠風華

▲ Mobile Fidelity絨毛唱片刷 / 680元

【PC home Life 經典好文】迴轉一百年,黑膠風華

▲ SFC SK-II靜電刷 / 大2,180元、小絕版

文/統籌:鄭安清
攝影:王汶松

本文同步刊載於PC home雜誌
 
【PC home Life 經典好文】迴轉一百年,黑膠風華
歡迎加入PC home雜誌粉絲團
T小編
作者

使用 Facebook 留言
914f8cbc9dbef12f0c2ac4a76d7ce2fc?size=48&default=wavatar
2.  wuo (發表於 2011年2月07日 02:19)
很重要的!唱頭擴大器還沒列入玩LP的元件中。
不知是否為小編遺漏了?

須注意現今大多綜合擴大器都沒有含唱頭擴大。

此外,在下認為,在玩過管機之後,LP已經沒有存活的價值了。
71a1d8c4a14e5128a44a86b389cf3f3c?size=48&default=wavatar
3.  peterkanpc (發表於 2011年2月07日 08:17)
何苦呢?
把心思放在歌曲上不是更好?
我都用耳機聽歌,可以聽細節又不會吵到別人。
有機會會玩玩管機,聽說不錯的說。
LP已不是這年代的東西了。
914f8cbc9dbef12f0c2ac4a76d7ce2fc?size=48&default=wavatar
5.  wuo (發表於 2011年2月07日 11:53)
@零式
是的,高貴跟稀有就是炒作的理由。
LP是比不上CD的。

記得有看過篇文章:曾經有人以催眠的方式來取樣受試者對於所謂"類比式"與"數位式"音訊對於試聽者感受的比較。

測試結果是"類比式"(即LP)放出來的聲音比較能取悅人。
但後來這測試被踢爆,在更換音源時有做暗示性的說明,說道:
這次是"類比式"的聲音,那次是"數位式"的聲音。

而受測前卻已經被植入"類比記錄的聲音比數位記錄聲音好聽"的偏見。

要是類比記錄的聲音真有這麼好,那純數位的HDMI協定也沒有抬頭的機會了。
71a1d8c4a14e5128a44a86b389cf3f3c?size=48&default=wavatar
6.  peterkanpc (發表於 2011年2月07日 17:08)
※ 引述《wuo》的留言:
> @零式
> 是的,高貴跟稀有就是炒作的理由。
> LP是比不上CD的。
>
> 記得有看過篇文章:曾經有人以催眠的方式來取樣受試者對於所謂"類比式"與"數位式"音訊對於試聽者感受的比較。
>
> 測試結果是"類比式"(即LP)放出來的聲音比較能取悅人。
> 但後來這測試被踢爆,在更換音源時有做暗示性的說明,說道:
> 這次是"類比式"的聲音,那次是"數位式"的聲音。
>
> 而受測前卻已經被植入"類比記錄的聲音比數位記錄聲音好聽"的偏見。
>
> 要是類比記錄的聲音真有這麼好,那純數位的HDMI協定也沒有抬頭的機會了。

LP所謂的音質
和音質好的cd+好的設備對比起來
就算數據上真的比較好,
但是您的耳朵聽得出來嗎?
如果您真的聽得出來,那恭喜
您可以去做所謂的“金耳朵”了。

去除所謂數據上的不同之外,
剩下的只是“機器所播放出來的味道不同”罷了
那麼辛苦只為了播放出那“味道”
我是認為不值得。
當然各人有各人的追求。
耳機界也一樣各人有各人喜歡的廠牌,喜歡的味道。
914f8cbc9dbef12f0c2ac4a76d7ce2fc?size=48&default=wavatar
7.  wuo (發表於 2011年2月07日 18:31)
@樓上

無論是任何儲存媒體與播放器,最重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將"資訊"經由儲存後,表達出來。

至於所謂的"味道",不過只是基音泛音與個人偏見的問題(即器材與偏好)。

如此,無論對於聲音資訊的儲存媒體,與媒體還原過程的最後結果。不就不言而喻?
Grim
8.  Grim (發表於 2011年2月07日 22:04)
這讓我想到大一的國文老師...
他還把自己蒐藏的拿出來讓我們聽哩...<( ̄︶ ̄)>
我記得有以前"雲州大儒俠"的布袋戲橋段(是紅色的...)
小虎隊(紅蜻蜓)跟ASOS(我忘了是哪首了)的合輯片(跟錄音帶一樣,正反兩面)
還有早期某幾部知名卡通動畫的國語OP
577ec9babcc6737bc16f16114c74a2d7?size=48&default=wavatar
9.  erasmus (發表於 2011年2月07日 23:49)
我小時候有聽過黑膠唱片,裡面都是兒歌,A面第一首是無敵鐵金鋼。
bisheng
10.  bisheng (發表於 2011年2月08日 00:27)
感覺上,好的音響放CD、SACD會讓人聽得過癮,你要乾淨、細節、原音重現、動態範圍、......要什麼大多都有。

但是好的音響放LP,給人的是一份感動,特別是那經歷過的年代、那份回憶的滋味。

至於肉聲這檔事就見仁見智了,畢竟器材的等級與搭配也很重要。想想,櫃子內還有幾張LP說......
41f3f119007a18411678ab01ebf51998?size=48&default=wavatar
2人給推

12.  LP超人 (發表於 2011年2月10日 02:14)
「黑膠唱片是把音樂透過鋼針完整刻畫在黑膠表面上形成凹槽」
憑這一句,我懷疑作者對整個唱片製作過程其實是一知半解
如果接觸三十年的音響或LP唱片所培養出這樣的知識,應該不算是很用功吧,可能是集中精神在聽音樂上而未了去解唱片的製作原理吧,不過這也很怪,因為通常支持LP唱片的人都出自於認同其原理特性上的特質。
建議應該研究一下唱片是如何製作的,也建議寫文章的人如果您要告訴大家知識,請告訴正確的知識。基本上唱片從錄音到製作完成,都不曾有出現過「鋼針刻在黑膠片上」這個過程。
另外「失真」在物理上的意義是什麼?跟什麼「音樂切成一斷一斷」,還是「完整」的刻在黑膠上到底沒有關係,什麼叫完整?。基本上,如果用現今儀器量測,數位錄音與製作的「儀器測量失真」遠比類比錄音或黑膠唱片更低,即使是DA的黑膠片也比AA得低(希望您看的懂DA 跟AA的意思)。所以黑膠唱片,或是老唱片的魅力與音色,並不應該「失真」一詞來涵蓋好壞。

個人認為各人喜好的東西可以各自發揮闡揚,但是若要講到基本原理,則是有定理及流程的,是有對錯的,不瞭解的知識可以跳過,但拿不對的知識灌輸給原本不懂的讀者,似乎草率了點。

41f3f119007a18411678ab01ebf51998?size=48&default=wavatar
2人給推

13.  LP超人 (發表於 2011年2月10日 02:52)
「MM、MC、MI、壓電式、電容式、光電式這六種規格最常見」
後四種根本很少見,最後兩種根本買不到。
這一篇文章的到處參雜了許多謬誤又混亂的概念,該描述清楚的混沌帶過,不重要的寫一大堆,唉.....不忍賭
8c1e01a8a59ea94470351c4430e1e9aa?size=48&default=wavatar
2人給推

14.  音樂愛好者 (發表於 2011年2月10日 07:37)
※ 引述《LP超人》的留言:
> 「黑膠唱片是把音樂透過鋼針完整刻畫在黑膠表面上形成凹槽」
> 憑這一句,(恕删)

作者應該不懂什麼叫音樂失真吧!
其實在錄音室時經過錄音師調整
音樂就已經失真了
要真正的聲音,除非聽live吧!

為何錯漏百出的文章還可以入選“經典好文”啊?
3286f8709a25967d9edc21e03014c3dd?size=48&default=wavatar
1人給推

15.  LP超人 (發表於 2011年2月12日 01:39)
今天週末,無聊的LP超人又來了,再來補充放砲一番

原文:「唱臂 它的作用是唱針在唱片上游移時,保持平衡和抗滑」

糾正:唱臂的作用是用來支撐及固定唱頭,使唱頭及裝在唱頭上的唱針可以服貼穩定的尋著唱片軌跡,在溝槽中讀取聲音的訊號。
在這個擔任這個工作時,唱臂需要能夠調整唱頭的質量,以免針壓過重傷害唱片,並且要能夠對抗及克服的唱針隨著軌跡內移慣性帶來的偏滑,因此,平衡跟抗滑是唱臂須要「對抗及克服的問題」,並不是唱臂原本的「作用」。

把「需要克服的問題」說成是「作用」,就像是說「CPU的作用是避免過熱」一樣,CPU的作用是運算資料,過熱則是CPU在運算時會面臨及必須克服的問題。風扇的作用才是避免CPU過熱吧。這基本觀念會不會差太多?

本人自稱LP超人,實在一點都不超人,自己既對LP的研究不深,也沒有特別突出的LP,之所以自稱超人,是因為連比我這個LP半調子還不懂的都可以稱為達人,那我不稱超人也只能稱蜘蛛人了


3286f8709a25967d9edc21e03014c3dd?size=48&default=wavatar
1人給推

16.  LP超人 (發表於 2011年2月12日 01:43)
至於唱臂有哪些形狀有很重要嗎?基本的觀念混淆那麼厲害,講那麼多唱臂的形式的意義在哪裡?
Ed716b9b931259e7a9b5f4da3c3359d0?size=48&default=wavatar
1人給推

17.  LP超人 (發表於 2011年2月12日 02:40)
原文:當初在80年代Philips和Sony就是考量到有些人受不了這些繁複的過程,得花時間修正唱頭方位角、擔心唱盤平衡性不佳,又需兼顧到唱臂的垂直水平軌跡,才發明CD這個儲存裝置。

糾正:當初飛利浦(SONY並不是主要開發者)開發雷射光碟系統,是因為LP唱片會發霉、會變形、轉盤會抖動、唱片溝槽中的灰塵會造成PI PI PO PO的雜音,音樂的訊號雜音比也低(嘶聲、白雜音高)、動態範圍小、唱片佔用面積大、存放不易,又會磨損、有壽命限制。而且唱針也會磨損、會斷,所以想開發出一個「以為」可以更耐久的、更方便的系統(後來事實發現CD因為金屬鍍膜會剝落,壽命並沒有比較長)。此外還有一個最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當初工程技術都認為數位錄音或數位再生可以還原比類比音源更低的失真、更低的雜音及更好的音質。

事實上失真、雜音、動態範圍以及顫抖率,即使是LP的支持者都同意數位的確是比類比音源的表現優異,從來沒有過爭議。至於音色的好壞的是另一回事,這不是像電腦可以用儀器量測出的,因為測出來總是數位的贏,所以把音色(例如肉聲這種形容)歸類於感覺或是設計之謎。
至於本文上所講的的因為調校不便這些原因,我不記得在當時有人提出過是這些原因造成況擾。因為當時的唱盤就像是如今的MP3或CD播放器,只是一個很普遍又單純的音樂再生工具。雖然在意音質的音響迷非常重視,但這只是一個基本常識,大多數人並不會在唱臂或唱頭的調教問題有太大困擾,甚至很多數廉價唱盤並不需要複雜的調校即可播放不差的音質。
所以,所以本文說法讓我懷疑只是一知半解的拿現在玩家的觀點去推測當時的背景,然而當時這些並不是問題。至少技術開發者從來沒宣稱這些是主要原因。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