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盛頓科技產業協會(Washington Technology Industry Association,簡稱WTIA)所舉辦的 TechNW 大會中,許多歐美遊戲界大牌齊聚一堂,共同談論遊戲界的未來趨勢。其中以《戰慄時空》開發商 Valve 的 CEO Gabe Newell 的發言最為人矚目,他認為 Apple 的封閉系統限制了遊戲開發的創意,最終將會害死遊戲產業。
與會的Ed Fries(曾任微軟遊戲發行副總裁)認為目前是「遊戲界最好也最糟糕的時刻」。雖然2008年的高度成長期已經過去,今年遊戲業的成長幅度已經趨緩,但光是西雅圖一地就有160家遊戲公司,現在遊戲業所創造的產值難以準確預估,但已經可以被稱為「娛樂業的龍頭」。
▲ Ed Fries也算是遊戲界著名人物。(圖片來源:Slippery Brick)
就連Gabe Newell都承認Valve的獲利「從來沒有這麼好過」,他認為遊戲業能夠有現在的榮景,開放式且多樣化的平台功不可沒;對於需要天馬行空想法的遊戲業者來說,自由開放且多樣化的環境,才能造就了遊戲業界前所未有的高峰。但對於Gabe Newell來說,遊戲業界卻仍然有一個極大的隱憂─那就是採取封閉政策卻步步進逼的Apple。
「對於遊戲平台來說,開放平台越來越不受到歡迎這點,讓人相當憂心。」Gabe Newell表示。
在Gabe Newell的看法中,目前的遊戲平台分為四大類,以玩家進行遊戲的地點作為區分:網路、移動式、桌上型以及客廳式(有別於傳統使用主機的分類方式)。表面上,Apple的iPhone只威脅到移動式的平台(如3DS以及PS Vita),但最新版本的iOS讓使用者能夠連上電視,使用高解析度的電視螢幕進行遊戲,對Gabe Newell來說,Apple已經開始滲透傳統電視遊樂器的領域。
▲ iPhone 4S的硬體效能強度讓遊戲業界倍感威脅。
他認為,Apple很快就會讓iPad也成為能夠在客廳使用的遊樂器,並且對傳統的遊樂器市場逐步進逼,甚至造成威脅。由於Apple的封閉系統是相當成功的商業模式,因此其他平台競爭者將在股東的壓力下, 跟著Apple採取同樣的商業模式,仔細篩選消費者所下載的內容(換句話說,只讓消費者下載他們願意給消費者的內容),並不斷壓榨開發商的利潤,以創造更大的獲利,最終只有像是《生氣鳥》這類的超級熱賣遊戲能存活,絕大部分的遊戲軟體公司就會因此崩潰。這樣的看法,與任天堂總裁岩田聰的論點有相似之處,不過這是第一次有如此大份量的遊戲商提出論點,與岩田聰帶有競爭關係的表述在立場上並不相同。
iPhone 4S 圖形處理能力測試
關於 iPhone 4S 的硬體效能測試,請看 T客邦另一篇文章:iPhone 4S 效能測試出爐,打敗多款手機和前代 iPhone。以下僅列出圖形處理效能部份的測試結果。
▲ iPhone 4S 的圖形處理能力有相當大的進步。這兩個圖表的數字愈大愈好,iPhone 4S 都名列第二名,只輸給同公司的 iPad 2。
根據AnandTech所發表的報告指出,Apple最新的iPhone 4S在效能上,比上一代iPhone還快上73%,也超越目前市面上所有的Android手機。對於iPhone的步步進逼,你覺得Gabe Newell是杞人憂天,還是遊戲產業的前景真有如此兇險呢?
圖片來源:AnandTech
http://bfx.tw/index.php?app=blog&blogid=2&showentry=327&&_rcid=2931
站在雲端的人當然不會去瞭解,說人家封閉,好像遊戲開發被平台限制住,結果4s的硬體實力是手機頂尖,馬上被打一巴掌....
"Apple的封閉系統限制了遊戲開發的創意,最終將會害死遊戲產業。"
說出這種話的人像是白癡一樣
難道PSP的遊戲可以搬到XBOX360玩
PSP扼殺遊戲產業?
NDS的遊戲不能搬上PS3玩
NDS扼殺遊戲產業?
PSP跟NDS的遊戲也不能互換阿
所以呢
╯-__-)╯ ╩╩
Gaben忘了自己的Steam平台也蠻封閉的...
話說這張圖取自於Portal 2的採訪電子書...
叫做:The Final Hours
我覺得以平台來講STEAM還有其他公司的GAME還算不錯啊?
因為App Store上好玩又精采的遊戲往往只要0.99~9.99鎂
所以以後我們這些遊戲開發商的"暴利時代"即將過去..
就像許多產業一樣,在沒有更強競爭對手下,獲利都是暴利
等對手出現, 利潤才趨於合理化..
<( ̄︶ ̄)>
WINDOWS的遊戲不也是封閉平台?
難道一堆OLG可以輕鬆灌在LINUX或MAC上玩嗎?
真的跨平台,網頁遊戲可以說是真的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的跨平台(但是也受限於FLASH)
事實上重點不在於系統封閒與否
而是遊戲本身好不好玩;該使用者年齡層是否有玩的時間
世界上大概真的沒有幾個好遊戲了= =
就像X森讓很多外行人以為NT19999
是一台"含螢幕喇叭等全配PC"的標準價位一樣
Gabe的意思是apple給了全民0.99$就應該買到遊戲的觀念
看看HL2、L4D、TF2、Portal...
遊戲的深度和規模差多少,
我一點都不認為這種規模的開發,賣個39$ 49$算是暴利
要是遊戲產業只剩下angry birds、fruit ninja這種鳥東西
我想"毀了遊戲產業"這樣的用詞並不為過
獲利低的市場,人會願意花心思設計遊戲的意願是?
╮(╯_╰)╭
先思考看看吧。
"仔細篩選消費者所下載的內容(換句話說,只讓消費者下載他們願意給消費者的內容),並不斷壓榨開發商的利潤,以創造更大的獲利,最終只有像是《生氣鳥》這類的超級熱賣遊戲能存活" <<引用一下
遊戲開發者就會被封殺
因為他獨大
他可以仲裁
這才是VALVE等人所在意的吧!
> WINDOWS的遊戲不也是封閉平台?
> 難道一堆OLG可以輕鬆灌在LINUX或MAC上玩嗎?
> 真的跨平台,網頁遊戲可以說是真的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的跨平台(但是也受限於FLASH)
跨平台和平台的封閉性是兩個完全不相干的議題
(為什麼有些人老是喜歡抹黑微軟來暴露自己的無知...)
跨平台問題指的是遊戲的封閉性
跟平台商毫無關係(很明顯,微軟無法控制軟體商要不要跨平台)
另外, Windows 並不是封閉平台
因為微軟並未禁止使用者灌他想灌的程式
(當然, 這就造成安全性的問題...)
> 事實上重點不在於系統封閒與否
> 而是遊戲本身好不好玩;該使用者年齡層是否有玩的時間
封閒系統最恐怖的地方就是
平台商可以封殺任何他想封殺的程式
所以如果遊戲商不付錢給 Apple
遊戲再好玩也無法上架
> Valve 自己的 Steam 平台就很開放嗎?會講這些東西是怕自己的 Steam 受到威脅吧?
可是 steam 平台並不是硬體...
你覺得 Steam 平台不開放
你完全可以不透過 Steam 平台發行
但是 Apple 把 iPhone, iPad
和 App Store 平台綑綁 這才是問題所在
如果我可以自由地繞過 App Store
那 App Store 再封閉我也沒意見
> 因為App Store上好玩又精采的遊戲往往只要0.99~9.99鎂
> 所以以後我們這些遊戲開發商的"暴利時代"即將過去..
> 就像許多產業一樣,在沒有更強競爭對手下,獲利都是暴利
> 等對手出現, 利潤才趨於合理化..
遊戲開發商從來就沒有"暴利時代"
大製作遊戲都是賣很貴沒錯
但是以次世代(XB360、PS3、PC)遊戲為例
次世代遊戲開發成本平均高達2800萬美金
很多矚目作品甚至會衝破4000萬美金之譜,
如GT5宣稱開發成本高達6000萬美金,
COD:MW2成本也達5000萬美金。
遊戲產業本就是競爭激烈的產業
利潤早就趨於合理化
價格若繼續往下降 結果就是品質的降低...
(只有麥當勞級的價格就只能買麥當勞級的遊戲)
台灣遊戲市場的主力就是人人家中都有的一台電腦,而且還不是太高級,所以那些拿著 PSP NDS PS3 XB360 嘲笑的人好像沒注意到壓縮的不是我們想玩的方向,而是我們要玩的東西可能會被壓縮掉
穩定比開放式還好而已。
這樣的環境下不但要付錢給APPLE,還有可能被封殺。
如果遊戲產業大家也都這樣玩的話,那大家各自為政互不
相容的結果,就是很多好玩遊戲要玩玩不到(要在不同各封
閉系統間跨平台本來就是非常耗時費力又耗財的工程)。
封閉系統會讓遊戲商獲利縮水,更厄殺了創意。
不過現在 PS3 除非做硬改應該也不能在電腦上玩,除非
遊戲商出了個 FOR PS3 版本。
但光是一款遊戲分開好幾個平台做又要付權利金給該平台
業者,我真納悶這對整個產業是健康的?
大概在上個世紀中,速食(泛指罐裝、冷凍食品)出現的時候,同樣也是一票美食家、餐廳主廚、熱門地段餐館房東跳出來痛批說這些東西會扼殺人類的飲食文化。六十年後,你會為了小七便當和麥叔叔而放棄上館子、逛夜市嗎?
這些腦筋轉不過來的人士們從來沒有搞清楚一件事:當一個新的東西出現的時候,他同時也創造了一個新市場、一種新的消費型態,而不只是「偷」你的既得利益。你的既得利益會下滑,但是只要你做生意的手腕夠靈活,你同樣能夠從這個新興市場分一杯羹,而且你的利潤搞不好比傳統的生意型態更好。
與其說 App 摧毀遊戲產業,不如說 App 逼迫那些故步自封的遊戲產業進行「瘦身」。遊戲產業的怠惰已經不是一兩年的事了。只要一種型態的遊戲賣座,接下來五年內整個市場都會充斥相同形式、只是聲光效果不斷升級的遊戲。各位不妨回顧一下過去十年以來的遊戲「大作」然後想想:你上一次從遊戲感受到「耳目一新」的感覺是什麼時候的事了?「Protals 1」?那再那之前呢?
說到底,一個能做出「好遊戲」的廠商是不會被市場淘汰的,被淘汰的只有那些體質原本就不夠健全、又不懂得隨時代演進的大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