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自己偏好使用的錢包平台後,接下來就要實際入手加密貨幣了。相較於五、六年前,虛擬幣剛剛開始發展之初,現在的新手若想獲得指定的加密資產,可以說是比以往來得方便且快速許多。
透過現實世界的法定貨幣,在大型交易所如幣安(Binance)、Coinbase、Bitstamp、Kraken等等,直接兌換加密貨幣,已經不是太罕見或擁有高度風險的事情,亦是對新手而言,入手虛擬幣最快速、簡單的方法,就像線上購買遊戲點數並儲值一樣。
多數國際知名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不僅規模龐大且使用者眾多,安全性也相對較有保障,只要不涉及 C2C(Customer to Customer,消費者之間互相交易)的操作,原則上不容易出現大問題。
至於加密貨幣挖礦呢?雖然相對於交易所來說,風險可以完全由使用者自行管控,但卻必須具備基礎的區塊鏈知識,同時找對軟硬體工具,並且詳加計算成本開銷後,才稱得上符合經濟效益的虛擬幣入手管道。
是否該親自參與挖礦?
隨著比特幣、以太幣等等加密貨幣,如日中天的瘋狂飛漲,許多消費者都想要在這個時候,入場成為礦工並透過最低的成本支出,取得翻倍利益狠狠大賺一筆。
但實際上,大概從三、四年前開始,小規模礦工的收益早就已經不如以往,也就是說,如果現在的投資者無法拿出夠多成本投入挖礦行列,其實就非常難以透過挖礦行為本身,取得足以「財富自由」的可觀收益。
挖礦行為的意義
加密貨幣奠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挖礦的用意就是為了保障區塊鏈能夠穩定、安全且可信賴的長期運作。礦工透過消耗電腦硬體的計算能力,解開複雜的數學題,去驗證區塊鏈上資訊的正確性,並且使區塊鏈能夠一直延續下去不中斷。
為了獎勵推動、保護區塊鏈安穩執行的人,也就是所謂的礦工,區塊鏈會給予礦工獎勵,作為他們付出資源後,理應得到的勞務報酬,而報酬本身即是透過加密貨幣方式來呈現,這就是挖礦之所以能夠賺錢的主要原因。
難度提升成本增加
但是,區塊鏈在最初的技術設計上,就加入動態調整挖礦難易度的限制。也就是說,若是礦工越快計算出結果,那麼處理下一條問題的時候,過程就會變得更難,報酬也因此出現得更慢。
礦工為了更快得到報酬、更快計算出結果,就會投入更多的成本,例如購買更多硬體、消費更多電力。在如此的往復循環之下,越沒有本錢的人,就越沒有辦法透過挖礦行為取得收益。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小規模挖礦幾乎變得無利可圖。
挖礦不如直接買幣
站在普通消費者與一般人的角度,現在投入虛擬貨幣挖礦,並不是個太聰明的想法,因為入門的初期成本投資實在太大,收益取得速度也太慢。但如果還是想得到加密貨幣,無論是用以單純消費,或者投資、研究、試玩等等目的,直接透過法幣購買,直觀控制能付出的本錢,都是相對更推薦的方法。
總歸來說,挖礦的世界發展至今,已變得太過複雜且門檻過高,了解並淺嚐這塊領域仍然可以,但若想要陷入其中,那則必須要有很大的底氣與勇氣。
本文同步刊載於PC home雜誌
歡迎加入PC home雜誌粉絲團!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