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從懷疑到科學證實,原來玩手機真的會把腦子「玩壞」 腦極體 發表於 2019年2月04日 11:00 Plurk 研究中心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掃描了4500名9-10歲兒童的大腦,結果發現每天螢幕時間超過7 小時的兒童,大腦結構出現了明顯的差異——大腦皮層提早變薄了。而研究證明大腦右半側的皮層越薄,人就會遭受越多的認知問題,難以正常處理社交刺激,甚至加重憂鬱症的風險。
新聞 Uber成立「微動力機器人」團隊,打算讓電動單車、機車也能無人駕駛並自動回到你身邊 腦極體 發表於 2019年1月31日 07:30 Plurk 對於去年一年都處於水逆狀態的Uber來說,2019年急需重振旗鼓。在幾天前的一場機器人會議上,Uber就宣佈了一件大事——成立「微動力機器人」(micromobility robotics)團隊,研發擁有自動駕駛技術的電動踏板車和自行車
新聞 當滑鼠、耳機和鍵盤一起震動:遊戲中的力量反饋究竟有多重要? 腦極體 發表於 2019年1月22日 11:30 Plurk 距離《碧血狂殺2》上市已經一段時間了,不知道讀者朋友們是不是還在沉迷騎馬看風景修建營地不能自拔。這款遊戲之所以如此火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從情節到畫面品質帶來的真實感。這種透過視覺不斷追求真實感的方式也導致了近幾年來,3A大作對於硬體的要求不斷提高。
新聞 是正義之師,還是有理想的賊?德國CCC的萬人駭客年會 腦極體 發表於 2019年1月16日 08:00 Plurk 說到駭客,大多數人腦海裡閃現出的第一印象,大概是神出鬼沒、行蹤神祕、不善言語,也不愛參加聚會和戶外活動,常常一身黑色裝扮隱藏在電腦螢幕後,在鍵盤上狂爆手速破譯各種密碼,讓被攻擊者們不得安寧。
新聞 義工收集資料加上一家AI公司,女性可以輕易打破「男權謊言」的演算法 腦極體 發表於 2018年12月25日 11:30 Plurk 對於演算法開發過程的簡易化,更加提升了AI的工具價值。讓人感到欣慰的,不僅僅是女性開始利用AI的力量保護自己、為自己發聲,而是國際特赦組織的成功是可以複製的,除了那些在社群媒體上被辱罵的女性,其他的弱勢群體其實也可以利用類似的方式發出聲響和自我拯救。
新聞 「生成對抗網路」GAN是怎樣一步步學會「騙人」的? 腦極體 發表於 2018年12月24日 12:30 Plurk 演算法,就像是武林絕學中的「內功」,是電腦領域最重要的基石。不過,演算法多了也很麻煩。不斷推陳出新的演算法是否更新更快更好,大廠各執一詞,評價褒貶不一。沒有「內功」,不可能成為高手;「內功」多了,難免走火入魔。
新聞 後門戰爭:端到端加密聊天觸犯了國家安全單位? 腦極體 發表於 2018年12月23日 10:00 Plurk 在這個月初,澳大利亞政府通過了「技術援助請求」,政府有權要求科技企業幫助他們破解使用者終端和雲端服務,獲取一切聊天記錄、圖片、影片等等資料。這一消息在雖然關注的人不多,但在澳大利亞當地以及歐美國家都卻引起了轟動,甚至很多人認為這一法案是澳大利亞網路產業發展的倒退。
新聞 當AI流亡太空:人類文明的鑰匙,或許正被移交到它們手上 腦極體 發表於 2018年12月21日 11:30 Plurk 看過電影《星際過客》的人會知道,我們與各個星球的距離非常遙遠,未來真的去往另一個星球,可能需要長達幾十年的飛行。到時候船上的乘客很可能需要利用人體冷凍一類的技術進入休眠,到時候掌控整個宇宙飛船的,只能是AI。
新聞 利用鏡頭「讀臉」的心情辨識,在便利和隱私之間能找到雙贏的方法嗎? 腦極體 發表於 2018年12月06日 12:30 Plurk 攝像鏡頭早已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AI相關的技術也是赫赫有名。但如果有人告訴你,開發者們能使用用電腦或手機上的鏡頭辨識你的臉部情緒,你是會為更多人/機器瞭解你而感到刺激和開心,還是油然而生一種抗拒和不安全感?
新聞 基因編輯嬰兒話題延燒, 還有哪些不能推開的科學之門? 腦極體 發表於 2018年12月01日 11:30 Plurk 這幾天「基因編輯嬰兒」的新聞持續發酵,討論聲鋪天蓋地。事實上,關於這個新聞本身的討論已經夠多了,但我們覺得或許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從另一個角度提醒大家:科學倫理的門鎖,不僅掛在基因科學上。從生物學、藥學到遺傳學、神經科學,再到電子工程和AI,人類不應該推開的科學大門還有很多。